《中国空间站:我们的太空家园》简介
《中国空间站:我们的太空家园》这本书是由郭睿,高芫赫,时光创作的,《中国空间站:我们的太空家园》共有47章节
1
版权信息
中国空间站:我们的太空家园 著者:郭睿 高芫赫 时光 审稿:范高洁 曲少杰 周昊澄 制图:石萌(手绘图)李浩(3D图) 出版人:潘晓山 责任编辑:李文瑶 王舒欣...
2
序言 天上的家,地上的家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那天中午,我和十岁的儿子在家,一边吃午饭、一边看新闻。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里航天员出舱的画面,喃喃...
3
作者简介
郭睿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以航天题材为切入点创作多部动画、漫画、微视频等科普作品,获“中国龙奖”、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奖、中国互联网“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作品等...
4
前言
有这样一个地方,脚下是美得令人如痴如醉的蓝色星球,抬头是让人肃然起敬的浩瀚星辰。这里每天要经历16次日出日落,时间不再可靠,速度不再敏感,人类五千年的文明仿佛弹...
5
导语
当你仰望满天繁星,是否会有这样一种朴素的感觉:“它就在那里,不想去看看吗?”如今,在距离头顶约400km的太空,有一颗“星星”常常划过,而那里有房子,有人,有家...
6
开篇语
天宫,亦名紫微宫,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彰显“极限尊贵”之意。自古以来,天宫承载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如今,“天宫”真的...
7
航天名词通俗解释
注:本名词解释仅方便文字阅读,不可作为权威解释。...
8
第一章 家的演化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苏联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这句名言用于描述人类航天的初心再合适不过。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走过30年的...
9
第一节 家的1.0——房车
技术突破 随着技术的发展,地面上行驶的汽车从有人驾驶向无人驾驶跨越,但对于“房车”——“神舟”载人飞船来说,却是从“无人”起步。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飞船...
10
第二节 家的2.0——经济适用房
技术突破 为了扩展太空生活空间,在家的2.0时代,中国航天突破了一项关键技术——空间交会对接。这项技术使得两个航天器可以在空间轨道上会合连成一个整体,通过组接的...
11
第三节 家的3.0——太空别墅
技术突破 从2.0时代向3.0时代跨越,得益于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我们可以继续扩展居住面积,但随着面积的增加也需要突破一大批新的技术难题,比如需要更大面积的太阳电...
12
第二章 家的选址
家的本意是屋内、住所,引申为安家落户、定居的意思。 在地面上,家是生活的港湾;而在太空中,家是生命的堡垒,凝结了全人类的智慧、汗水、憧憬。...
13
第一节 地理位置——空间站的轨道设计
中国空间站运行在距离地球表面约400km高度的轨道上。选取这个高度涉及两条重要的线——卡门线和范艾伦辐射带,卡门线规定了空间站距离地面最近的距离,范艾伦辐射带规...
14
第二节 周边环境——空间环境、国际友邻
轨道是航天器飞行的轨迹。一般来说,围绕地球飞行的航天器,主要的轨道类型有3种,分别为近地轨道、中地球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从名称上就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它们的区别。...
15
第三节 交通方式——发射场、发射路径、返回路径的选择
前往空间站一去一回的行程,饱含着设计人员的智慧。去程脱离地球引力到达第一宇宙速度主要依靠火箭托举,进入太空后,航天器与火箭分离,后半程的路由航天器独自飞行进入预...
16
第三章 家的构成
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好比在太空建别墅,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组成的“T”字形组合体是房屋主体;核心舱的节点舱和尾部是泊车位,有时停“客车”,有时停“货车”;机械臂相当于...
17
第一节 家的中枢——“天和”核心舱
“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的控制中枢,负责统一管理空间站的飞行姿态、轨道控制、载人环境、信息及能源,具备交会对接、转位与停泊、乘组长期驻留、航天员出舱、保障空间...
18
第二节 家的守护——“问天”实验舱
“问天”实验舱与核心舱的节点舱的侧向停泊口对接,主要任务是开展舱内和舱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也是航天员的工作生活场所。 1.“问天”档案 “问天”实验舱由工...
19
第三节 家的实验室——“梦天”实验舱
“梦天”实验舱位于核心舱的节点舱上与“问天”实验舱相对的停泊口,具备和“问天”实验舱类似的功能。该舱配置有货物专用气闸舱,在航天员和机械臂的辅助下,支持货物、载...
20
第四节 家用汽车——“神舟”载人飞船
“神舟”载人飞船是航天员往返太空家园的交通工具,一次最多可以搭乘3名航天员,可以停泊在核心舱的节点舱的前向和径向两个对接口。 1.“神舟”档案 “神舟”载人飞船...
21
第五节 家用货车——“天舟”货运飞船
“天舟”货运飞船可以停靠在核心舱的后向对接口和节点舱前向对接口,负责向空间站运送航天员在轨期间需要的食物、水、氧气等生存必需品,以及开展各项科学实验所需的设备和...
22
第六节 家用吊车——“天和”机械臂
“天和”机械臂安装在核心舱小柱段,伴随着“天和”核心舱发射。它不仅拥有舱体表面爬行、舱外状态监视、舱段转位、双臂级联、载荷照料、捕获悬停飞行器等能力,还能辅助航...
23
第七节 家庭观景台——“巡天”空间望远镜
大气层是地球的天然屏障,但也使得天体反射的太阳光在大气层发生抖动,还会吸收多个波段的电磁波。即使在地球上性能最高的望远镜和观测设备也会受其影响,从而影响观测精度...
24
第八节 搬家公司——“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都选择的是“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天舟”货运飞船使用的是“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神舟”载人飞船选择“长征二号F”...
25
第九节 家的建设
中国空间站通过航天器交会对接不断扩展规模,最终将由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组成“T”字形的居住和工作空间,实现“神舟”载人飞船往返运送航天员,“天...
26
第四章 家的装修
在太空建家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在人类征服宇宙的征程中,先后有数十位航天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为此牺牲的研制人员更是不计其数。在地面上,房屋出现漏水、断电等质量...
27
第一节 打造“毛坯房”——空间站的主体结构
在地面上,毛坯房是房屋装修的基础,一个好的毛坯房一定要结实、坚固、耐用,对于太空之家来说,“毛坯房”也是后续建造的基础。 1.“毛坯房”的组成 空间站的“毛坯房...
28
第二节 铺设“强电设施”——空间站的能量来源
在地面上,由于大气层的存在,太阳能设备的转化率较低,还会受昼夜、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但在太空中,没有稠密的大气,没有乌云蔽日,太阳能就有了大放异彩的“舞台”。因此...
29
第三节 安装“空调地暖”——空间站的温度控制
在地面上,单日昼夜温差最大的纪录是美国布朗宁在1972年1月15日的当天昼夜温差为57.2℃。然而在太空之中,因为没有稠密的大气帮助抵挡太阳光,当空间站处于日照...
30
第四节 张开“天地网络”——空间站的通信方式
空间站在太空遨游时需要与地面实时通信,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时也需要与家人和地面工作人员随时联系。为此,空间站和地面站之间架设了一张看不见的“天地网络”。 1.“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