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收纳设计

第三节
收纳设计

曾有网友将“天和”核心舱与国际空间站的舱内照片进行对比,两者在整洁程度上的差异一目了然。有人说,“天和”核心舱内之所以整洁是因为刚刚上天,就好像刚搬的新家,比在轨十余年的国际空间站整洁也是正常的。不可否认,新家入住是中国空间站看起来干净整洁的原因之一,但其背后更加重要的原因在于合理收纳。

有过装修、买房、租房经历的人对于“收纳”一词一定不陌生,特别是在寸土寸金的地方,多省出来的空间就是真金白银。对于空间站来说,在约400km的太空开拓出这样一方居住空间,付出的成本是不可估量的,空间甚至是比质量更需要“锱铢必较”的指标。

收纳第一步,总量控制。“扔”是收纳的秘诀,对于空间站这样一个需要“斤斤计较”的地方,舱内的物品总量要严格控制。货运飞船作为“垃圾站”,定期将空间站内多余的物品清理掉。

收纳第二步,嵌入墙体。中国空间站舱内仪器设备整体采用了嵌入式的设计。在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上,再生生保设备、各种实验设备被整齐地嵌入一个个机柜中,机柜又被镶嵌到四周的墙体中。同时,不同的仪器设备被设计成了抽屉式或者开门式,餐桌、置物板、跑步机等家具家电都采用了折叠设计,使得舱内空间呈现出四平八稳的长方体,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航天员在“家”的活动空间。

收纳第三步,就近放置。空间站根据航天员的实际工作生活情况设计了很多收纳空间,比如在就餐区设置了保存食物的储物柜,在货船对接的后向对接口设置了归置货包的区域。

收纳第四步,巧用“神器”。货包是空间站里的收纳神器,它的规格多达26种,采用一体化方形设计,方便并排放置,可以充分利用舱内有限的空间。货包采取了抗菌、防潮、防飘等设计,能够帮助航天员高效地收纳各类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