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环境——空间环境、国际友邻

第二节
周边环境——空间环境、国际友邻

轨道是航天器飞行的轨迹。一般来说,围绕地球飞行的航天器,主要的轨道类型有3种,分别为近地轨道中地球轨道地球同步轨道,从名称上就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它们的区别。

近地轨道高度约为2000km以下,绝大多数遥感卫星、空间站以及一些新的通信卫星系统都选取了这一轨道范围。

中地球轨道高度为2000~36 000km,中国的大部分“北斗”导航卫星、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这类导航卫星都处于此类轨道。

地球同步轨道高度为36 000km,在这个轨道上的卫星其运行的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因此可以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地球同步轨道上遍布着各类气象、广播电视、通信卫星,为中国空间站提供数据中继的“天链”卫星就处于此类轨道。

中国空间站属于近地轨道航天器,它面临着怎样的空间环境,又与哪些航天器比邻呢?

中国空间站所处的400km轨道虽然已经超越了卡门线,但仍然存在稀薄大气。根据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不同,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飞机一般就是在对流层和平流层飞行,而中国空间站处在热层

热层是指距离地球表面85~500km的大气层,从85km开始,大气温度会迅速增加,所以这一层被命名为热层

热层有几个明显的特征:首先是在日照区温度极高,在阴影区温度又很低,昼夜温差变化大,而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层顶温度可达上千摄氏度;其次是大气十分稀薄,在300km的高度上,空气密度仅及地面的千亿分之一,再向上空气就更稀薄了;第三是电离现象非常明显,热层的大气分子吸收了太阳的短波辐射后,其电子能量增加,部分气体电离形成了等离子体,可以反射无线电波,因此它又被人类利用来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

极光这一非常壮美的景观也与热层有着紧密联系,太阳剧烈活动放出的带电粒子到达地球附近后,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沉降到两极上空,与大气中的分子或原子产生激烈的碰撞,就会产生“可见光”,这就是极光了。

极光与地球的气光盎然相交。图片来源:NASA

在相邻的近地轨道上,中国空间站周围有低轨遥感卫星低轨通信卫星以及国际空间站。其中,低轨遥感卫星为了拍摄出更加高清的图片,自然是选择距离地球表面更近的位置。而当前以美国“SpaceX”公司的“星链”为主的低轨通信卫星,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卫星通信效率、减少通信时延,也选择了近地轨道。

历史上各国的空间站和中国空间站都处在基本一致的轨道高度,其中像苏联的“礼炮号”“和平号”空间站和美国的“天空”实验室都已退出太空“舞台”。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加拿大空间局等16国机构共同研制的国际空间站,从1998年开始建设,到2010年完成建设任务转入全面使用阶段,目前仍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