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简介
《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这本书是由[美]杜赞奇创作的,《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共有17章节
1
版权信息
书名: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 作者:[美]杜赞奇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5月 ISBN:97872140127...
2
出版说明
要支撑起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除了经济、制度、科技、教育等力量之外,还需要先进的、强有力的文化力量。凤凰文库的出版宗旨是:忠实记载当代国内外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
3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总序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令人嗟呀的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却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而...
4
编者的话
《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是美国学者杜赞奇的名著。杜赞奇(Prasenjit Duara),早年就学于印度,后赴美国求学,师从著名汉学...
5
中文版序
《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译为中文出版,我甚感荣幸。此书英文版出版以来,已近5年。其间通过公开的商讨和私下的谈论,使我获益匪浅。在此,我想进一步阐释书中的一些概念...
6
前言
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乡村,有两个巨大的历史进程值得注意,它们使此一时期的中国有别于前一时代:第一,由于受西方入侵的影响,经济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第二,国家...
7
第一章 权力的文化网络
在《晚清之叛乱及其敌人》一书中,孔飞力(Philip Kuhn)将清朝的衰亡与中华文明的衰落区别开来。[1]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帝国行政机构在分崩瓦解,但旧秩...
8
第二章 清末乡村社会中的经纪统治
清朝鼎盛时期控制下层社会的最主要工具是治安用的保甲制和征赋用的里甲制。这方面的研究很薄弱,使我们无法断定清政府在前期是否完全实现了其理想的十级官僚控制体系。但十...
9
第三章 华北地方政权的现代化建设
本世纪初是我研究的起点,这也可以说是中国政权进化中一个划时代的时刻。在其后50年间乡村社会中的一系列变革都与这一时刻有关,如义和团的失败、列强的赔款索要、清政府...
10
第四章 宗族与乡村政治结构
不久以前,人们可能还怀疑宗族是华北社会文化网络中一重要因素的观点,他们觉得与南方的宗族势力相比,北方的宗族显得微不足道。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宗族多有较大的族产,家...
11
第五章 乡村社会中的宗教、权力及公务
即使粗略地阅读一遍满铁调查资料,人们便会发现,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乡村,大众宗教不仅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变化无常。以前对乡村社会中宗教的社会和历史作用研究甚少,...
12
第六章 乡村政权结构及其领袖
谁是乡村政权中的真正领袖?财富、地位、影响力等因素在形成个人权威,特别是在20世纪艰难的环境之下,在加强乡村政权的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本章将回答这些问题。在...
13
第七章 国家与乡村社会的重组
国家政策不仅有计划地改造了乡村社会,而且,伴随着这些政策的执行,国家内卷化力量也影响着乡村社会的变迁。本章将分析国家政权是如何加强国家力量并强化农村作为政府的最...
14
第八章 国家政权的现代化与地方领导
在晚清时期,为了保护社区利益,乡村领导与国家政权及其代理人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讨价还价。但即使在受到财政和行政双重压力之时,他们与正统秩序仍保持一致,因为,在文化...
15
结论
在本结论的三个部分中,我首先把各章中包含的历史争论点融合到一个整体之中;接着,我将说明这一研究对理解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及其社会的意义;最后,我将从跨文化和跨时间...
16
后记 社会史研究方法浅议
作为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相结合的产物,社会史学者常常面临着使这两类精神探索模式分离开来的许多根本性不同。这种不同表现在一系列的相互对立之中,如研究中央化过程与地...
17
引用书刊目录
埃亨,艾米利(Ahern,Emily. 1973):《一个中国村庄中对亡者的崇拜》,斯坦福。 阿里,马克(Allee,Mark A. 1985):《官印:19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