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周,顺应阴阳消长
2025年08月10日
(五) 中医调周,顺应阴阳消长
女子月经的周期性演变实乃子宫随气血阴阳之消长而见盈虚之变化。月经以肾气为主导,受天癸的调节,月经的至与竭同步于天癸,而女子以血为本,血藏之于肝,生化于脾胃,汇聚于血海、冲任、子宫,子宫藏泻有度,开合有时,乃表现为月经以期而行。
行经期即月经来潮,胞宫气血由满而溢,胡氏认为此期宜疏导、宜固摄,临诊时应活血、理气、调经兼顾,胡氏常予八珍之类加川楝子、香附、桑寄生、益母草等。经后期即月经排泄后,胞宫空虚,阴血不足,此期应补血滋肾、调补冲任,使胞宫逐渐充盛,卵泡发育成熟,予四物汤和左归丸,如生熟地黄、白芍、当归、枸杞子、山茱萸、黄精、紫河车等。至氤氲期,此期胞宫渐充盛,阳气逐渐生发,卵子发育亟待排出卵巢,需补肾通络,促进气血活动,排出卵子,予桃红四物加补肾药,如当归、桃仁、红花、丹参、菟丝子、巴戟天。待排卵后至经前期,此期当肾精肾阳俱足,治之需予补肾养精之法,药如党参、黄芪、山药、菟丝子、巴戟天、补骨脂、紫石英、当归等。
胡氏中医妇科疗法传至当世,不断汲取现代医学之长,中西合参,逐渐形成了诸多胡氏经验方传于后世,如调经种子汤、保胎固本方、盆腔炎方、加味八珍汤等,造福更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