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历史沿革
楚雄州境是人类发祥地之一,早在170万年前,元谋人已进入旧石器时代。距今约4000年前,以元谋大墩子和永仁菜园子为代表,州境各地进入新石器时代;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以万家坝型铜鼓为代表的青铜文化,表明先民已进入奴隶社会;先秦时期,楚雄州境主要分布着氐羌、百越、百濮三大族群。西汉中期楚雄州境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分别隶属于越嶲、益州二郡;蜀汉时期,楚雄州境分属建宁郡、越嶲郡和云南郡;西晋时楚雄州境分属云南、建宁二郡;东晋咸康八年(342年),有“爨酋威楚筑城硪碌赕居之”,故有威楚之称;南北朝时楚雄州境分属晋宁郡、兴宁郡和建宁郡;唐初楚雄州境属戎州都督府和姚州都督府,南诏时楚雄州境属拓东节度和弄栋节度;宋代楚雄州境属弄栋府、鄯阐府和威楚府;元初楚雄州境分属威楚万户、罗婺万户和大理万户府,后改设路、府、州、县,分属中庆路、威楚开南路、武定路和大理路;明代楚雄州境分属云南府、楚雄府、姚安军民府和武定府;清代楚雄州境分属云南府、武定直隶州、楚雄府。民国初期,统一全省县治,裁府、州,设县、道,楚雄州境西部各县属迤西道,民国二年(1913年)改滇西道,民国三年(1914年)改腾越道;东部各县属迤东道,民国二年(1913年)改滇中道,民国五年(1916年)裁道归省直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分设楚雄、武定两专区。1953年,两专区合并为楚雄专区,辖楚雄、镇南、牟定、姚安、大姚、盐丰、永仁、元谋、武定、罗次、禄丰、广通、盐兴、双柏、禄劝、富民、安宁17县。1954年改镇南县为南华县。1957年安宁县划归昆明市。1958年4月15日,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建州前夕,盐兴县合并广通县,同年南华、牟定、双柏三县合并楚雄县,姚安、盐丰、永仁三县合并大姚县,罗次、广通二县合并禄丰县,元谋合并武定县,富民县划归昆明市。1959—1961年间,先后恢复永仁、姚安、南华、双柏、牟定、元谋六县。1983年9月改楚雄县为楚雄市,10月禄劝县划归昆明市。至此,楚雄州下辖楚雄市、双柏县、牟定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元谋县、武定县、禄丰县,九县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