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
三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
快乐诵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县贲(bēn)父御(yù),卜国为右。马惊,败绩。公队(zhuì),佐(zuǒ)车授绥(suí)。公曰:“末之,卜也!”县贲父曰:“他日不败绩,而今败绩,是无勇也!”遂死之。圉(yǔ)人浴马,有流矢(shǐ)在白肉。公曰:“非其罪也。”遂诔(lěi)之。士之有诔,自此始也。
注译窗
看看下面的译文,你就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了!
鲁庄公领兵和宋国军队在乘丘交战,县贲父为鲁庄公驾车,卜国在车右边护驾。马受到惊吓,把车拉翻了。庄公摔下车来。副车上的人递下绳子,拉庄公上了副车。庄公说:“卜国啊,没有勇力呀!”县贲父说:“以前没有翻过车,今天却车翻人坠,这是我们没有勇气!”于是两人殉职而死。事后马夫洗马时,发现马大腿内侧中了飞箭。庄公说:“原来翻车不是他们的罪过。”于是,庄公作文追述他们的功德。为士作文悼念的风习,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博学角
引咎自责
公元325年,晋明帝司马绍五岁的太子司马衍(yǎn)即位,称晋成帝。由于皇帝年幼,大权就落在了皇太后的哥哥、中书令庾(yǔ)亮的手里。
庾亮是个目光短浅、一意孤行的人。他想解除历阳内史苏峻的兵权,结果逼的苏峻起兵造反,并且攻进建康城。守城将士浴血奋战,荆州刺史陶侃(kǎn)的儿子陶瞻(zhān)也在这场战斗中牺牲。最后,晋成帝落到叛军手里,宫廷内外被洗劫一空。
庾亮仓皇逃至浔阳,投靠江州刺史温峤(qiáo),商议共同讨伐苏峻一事。温峤兵力不足,就派人去联络陶侃。
陶侃深知庾亮一直提防自己,所以满腹怨气,不愿出兵,但一想到儿子被叛军杀害,就答应了。陶侃登上战船,亲率三万大军顺江而下,到浔阳与温峤会师。
庾亮害怕陶侃以逼反苏峻的罪名问罪,心里七上八下的。温峤劝庾亮主动去找陶侃赔礼道歉,以便得到陶侃的原谅。
庾亮只好主动向陶侃请罪。一见面他就鞠了一躬,陶侃万万没有想到,于是制止庾亮再拜。庾亮行完礼,又屈身坐在下位。陶侃只得邀请他和自己一起坐。落座后,庾亮就引咎自责,诚恳谢罪。最后,陶侃消除了对庾亮的怨恨。
智多星
查一查
“负荆(jīnɡ)请罪”是一个成语,来源于《史记·廉颇蔺(lìn)相如列传》。“荆”是一种落叶丛生的灌木,有四五尺高,茎很坚硬,可以作为杖。古时候,背着荆杖向人请罪,表示服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请求对方严厉责罚自己。
翻阅一下成语故事大全,看看廉颇和蔺相如之间到底有什么矛盾吧!
七彩板
如果你犯了错误,是隐瞒真相,还是主动承认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