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曾子寝疾
四曾子寝疾
快乐诵
曾子寝疾,病。乐(lè)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yú)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huàn)。大夫之箦(zé)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jué)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子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注译窗
看看下面的译文,你就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了!
曾子病倒在床上,病情严重。他的学生乐正子春坐在床下,儿子曾元、曾申坐在脚旁,童仆坐在墙角,手拿烛火照明。童仆说:“席子花纹华丽光洁,是大夫用的吧?”乐正子春说:“住口!”曾子听见了,突然惊醒过来,说:“啊?”童仆又说:“席子花纹华丽光洁,是大夫用的吧?”曾子说:“是的,这是季孙送给我的,我没有力气换掉它。元啊,扶我起来,把席子换掉。”曾元说:“您老人家的病已很危急了,不能移动,希望能等到天亮,再让我来换掉。”曾子说:“你爱我还不如那童仆。君子爱人是用德行,小人爱人是姑息迁就。我现在还要求什么呢?我只盼望死得合于正礼罢了。”于是大家扶起曾子,把席子换了,再把他扶回到床上,还没有放安稳,曾子就去世了。
博学角
席子的礼节
刚进入奴隶社会时,古代人就很重视礼节。那时候,人们每天起床后就把席子藏在隐蔽的地方,因为人们认为,让别人看见自己的席子是不礼貌的。
奴隶社会后期,坐具有“筵(yán)”和“席”两种。“筵”是用蒲草或苇子编的,面积比较大;“席”的材料比“筵”精细些,面积比较小。那时,人们没有桌子、椅子,只有比较小的几案,谈话、写作、吃饭都是“席地而坐”,所以,地上铺的席子是很讲究的。
从天子、诸侯、士大夫到黎民百姓,铺的席子都有严格的规定。一般说来,无论宴请宾客还是家里人吃饭,都要在铺好的席子上放置几案,按照地位和身份的不同,铺席子的数量也要不同。天子的坐席是五重,诸侯的坐席是三重,士大夫的坐席是两重。席子上的花纹也不一样,也可以显示等级差异,千万不能铺错席子。即便是在家中独处的时候。曾子死前发现身下铺的席子的花纹超过了自己的级别,所以坚决要求把席子换成低级的。
智多星
想一想
天子的坐席是五重,
诸侯的坐席是三重,
士大夫的坐席是两重。
你还知道古人有哪些礼节吗?翻阅一下相关的工具书了解一下吧。
七彩板
你是不是一个懂礼貌的学生呢?如果家中来了客人,你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