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鲁人有周丰也者

十一鲁人有周丰也者

快乐诵

鲁人有周丰也者,哀公执挚请见之。而曰:“不可。”公曰:“我其已夫?”使人问焉,曰:“有虞氏未施信于民而民信之,夏后氏未施敬于民而民敬之,何施而得斯于民也?”对曰:“墟墓之间,未施哀于民而民哀;社稷(jì)宗庙之中,未施敬于民而民敬。殷人作誓而民始畔,周人作会而民始疑。苟无礼仪忠信诚悫(què)之心以莅(lì)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

注译窗

看看下面的译文,你就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了!

img28

img29

鲁国有个叫周丰的人,鲁哀公带着礼物去拜访他,他却说:“不行。”哀公说:“我难道就这样算了吗?”于是,哀公就派使者去请教周丰,说:“虞舜没有对百姓进行信义的教化,而百姓却信任他;夏禹没有对百姓进行诚敬的教化,而百姓却敬重他。那么,要进行怎样的教化才能得到百姓的信任和敬重呢?”周丰回答说:“在先民的废墟和坟墓之间,不教百姓伤心,百姓自然会伤心;在社稷和宗庙里,不教百姓敬重,百姓自然会敬重。殷代统治者曾用誓言约束民众,而民众却背叛了他们;周朝的统治者曾举行盟会来团结民众,而民众却怀疑他们。如果不用礼仪、忠信、诚实、质朴的心来对待民众,虽然民众安定团结了,但最终民众怎能不离散呢?”

博学角

取信于民

战国初期,“战国七雄”争战不息。秦国是七个诸侯国中最弱的一个,年仅二十一岁的秦孝公即位时,各个诸侯都看不起秦国,他感到莫大的耻辱!于是,他求贤纳士想让秦国强大起来。

商鞅舌战群雄,任职左庶长,担当起了这个富国强兵的重任。法令已经完备,商鞅担心人民不信任自己,就在国都集市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声称:把木头搬到北门,就可得黄金十两。

不一会儿,城门口就围了很多人。大家都想得到金子,但怕搬完之后没有钱,反而被人们耻笑。

商鞅把赏金提到了五十两,仍没有人搬木头。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个人挽起衣袖,把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立刻赏给他五十两黄金。

img30

秦国的百姓很震惊,都说:“左庶长真的说到做到啊!”商鞅从此取得了百姓的信任。

第二天,老百姓又跑到城门口希望有所收获,却看到了新法令。人们不再怀疑商鞅的法令,都脚踏实地地劳动起来。秦国也逐渐强盛起来。

智多星

说一说

明礼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而这方面的历史典故有很多很多,比如:“曾子杀猪”言而有信的故事,你能讲给同学们听一听吗?

七彩板

诚信于人于国都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今天的阅读,对照自己的日常生活,谈一谈自己对于诚信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