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重的家庭负担
繁重的家庭负担
伽利略在帕多瓦大学的薪水也和在比萨大学时的一样微薄,这使他改善财务状况的希望渺茫了,而在佛罗伦萨的家,仍是他最大的一个负担。为了荣誉,他担负起他父亲去世前几年艰苦生活中所负下的债款。他还必须留下一部分给他的母亲,并定时寄一点给小妹丽薇付修道院的住宿费与学费。丽薇羡慕已出嫁的姐姐。为了安慰最小的一个妹妹,伽利略在给母亲的信上说: “你可安慰她,过去有很多的王后、贵妇都没有结婚,直到能做她母亲的年龄时才结婚。 ”
美丽的帕多瓦大学
佛琴的婚事已叫伽利略这位哥哥许多个晚上没有好好睡过。她的新郎是佛罗伦萨的一个官员的儿子,和她差不多一样穷,但却坚持要一份妆奁以配合他的家世地位。伽利略写信给他,答应在婚后的一段相当时间内准备好这笔钱。当时,不知是什么理由,他让小弟米盖签了这份约定书。
伽利略原该知道他弟弟虽有些天分,但却是既不可靠又懒惰。这孩子和妈妈吵过一次后,搬到帕多瓦来和哥哥同住,并答应以教授琵琶音乐课程维持生活。但他并不热衷去找学生,而已有的少数几个学生也常是等不到老师来上课。原来米盖总是躲避义务,跑到附近的一个酒店去鬼混。伽利略虽是负债累累,但仍凑足了旅费让他到波兰去。在波兰的几年里,他在宫廷中担任音乐师维持自己的生活。
小弟的这个负担解决了,新的麻烦又接踵而至,佛琴的丈夫等得不耐烦,威胁着要按照法律途径解决。伽利略自然不能使母亲和妹妹受到羞辱。最糟糕的是,即使他不被帕多瓦大学辞退,他回到佛罗伦萨也必会因这笔债务而坐牢。在绝望中,他写信给弟弟,提醒他,那婚约也有他的签字,盼望他能担负那笔款项的一部分。
米盖回信说他刚结婚,婚礼耗费了很大一笔钱。他夸口说在八十几位婚礼宾客中有四个外国大使。他觉得没有道理为了“积存那可怜的几文钱”去抚慰姊夫,而把自己的婚礼延搁下来。“我可以肯定地说,在三十年中,我不会存够钱来还这笔债。 ”他轻描淡写地把这一义务推在一边。
伽利略告诉玛丽娜说,他后悔不曾将这个玩琵琶的亲人扼杀在他的摇篮里。于是,无可奈何地,他再委屈求全地向学校当局预借了两年的薪金,把它寄给佛琴的新郎。
伽利略想到家里的几桩婚娶耗费,这些对他来说,压力十分大。还好——正如在比萨一样——他仍可以教些私人弟子赚取些额外的收入。他想起他无法拒绝丽薇的妆奁。她耐不住修道院的生活,已回到妈妈身边,跟着便写信给宠爱她的哥哥说,她的对象是佛罗伦萨有名望的世家,她争辩说,她该有较姐姐更丰盛的嫁妆。
伽利略勉强答应她的要求,后来,在他最伟大发明的手稿里发现有一纸替新娘准备的购物单:附丝帷的床铺、衣服、丝绒、锦缎以及高跟鞋一双。伽利略回忆起自己穷苦的幼年时代,不愿自己的妹妹在新亲戚面前失去体面。
伽利略对私事的处理也一样过度慷慨。他除了薪水以外,还把私塾家教的部分收入作为担负和他同住在一起学生的住宿费用。伽利略对数学虽有天才,但对钱财账目却未必懂得平衡管理。尽管他的那个管家很不诚实,但是他很少去审查他的购买账目,同时对较粗心或坏脾气的住客是否付费也十分容忍。
此外,他个人的消费一年比一年增加。他为玛丽娜另置有住房,她替他生了三个小孩。两个美丽女儿的名字和他两个多灾多难的妹妹的名字一样。他认为为父亲的孙女这样取名,他老人家地下有知,也该感到安慰的。
伽利略这些年在帕多瓦的健康状况,也和他的许多债务与义务一样叫人担心。开始时,他患有严重的关节炎,有些时候会使他丧失工作能力,必须卧床休息。玛丽娜亲自服侍他,但伽利略却宁愿由仆人侍候。他有着一份骄傲,他不忍让她看到自己的未老先衰,以及在痛苦中呻吟的狼狈相。
虽然,在钱财与精力上,伽利略有应付不完的琐事,但他对帕多瓦却产生了深厚的情感。他自己也没有梦想到会光荣地逗留在这美如图画的城市这么久,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上这样怀念地写着——
“听说你要回到帕多瓦去,真叫人艳羡。我在那儿度过了我生命中最好的十八个寒暑。
享受到最高的自由和友谊,使我深深怀念和感激。不只是帕多瓦,邻近的威尼斯城也一样。 ”
在他对帕多瓦的忠贞感情里,他也不会忘记威尼斯的种种可爱之处。但他体会到,帕多瓦虽有些不同,却有一种独特的伟大。这儿的建筑物不是文艺复兴时代城堡似的宫殿,而是受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影响的产物。结实而舒适的房屋,一间一间的有骑楼接连,屋檐较矮,对秋、春的雨和夏日的太阳有极佳的防护作用。在许多书店或商店前的长板凳上,人们可以和教授晤谈,或者听到从国外回来的人带来的最新消息。去德国和法国参加过商展回来的商人,不但带回了新的商品,也带回新的印刷书刊和远方发人深省的新观念。
哥特式建筑
资料链接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反映西欧各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其主要中心最初在意大利,16世纪扩及德意志、尼德兰、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地。“文艺复兴”的概念在14~16世纪时己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该词源自意大利文“ Rinascita”,一般多写为法文“ Renaissance”,它概括了乔托以来的文艺活动特点,被世界各国沿用至今。中国曾有人将其直译为“再生”或“再生运动”,但“文艺复兴”的译法己被普遍接受。文艺复兴是一个朦胧的概念,没有清楚的开始或结束日期,当时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以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通常可以涵括欧洲由野蛮的黑暗时代演进到一个在各个领域都有新发展的时代,而这些领域的成就均超越了伟大的古文明。因此,文艺复兴着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它并非单纯的古典复兴,实际上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但因各国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条件不同,在各国带有各自的特征。
乔托画像
13世纪末期,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13世纪末14世纪初,意大利在欧洲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先进地区只限于少数几个城市,尤以佛罗伦萨、威尼斯为最。地处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出现了以毛织、银行、布匹加工业等为主的七大行会,它们不仅控制佛罗伦萨的经济,也直接掌握城市政权。佛罗伦萨的最高权力机构——长老会议的成员只能由七大行会从其会员中挑选,贵族被剥夺参政权,广大工人处于无权地位。在这种政治、经济背景下的佛罗伦萨,成为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发源地和最大中心。文艺复兴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的时期,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这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
意大利文艺复兴最早的两位代表人物是佛罗伦萨诗人但丁和画家乔托。但丁的不朽名作《神曲》以恢弘的篇章描写诗人在地狱、炼狱和天堂的幻游,虽然仍以基督教的宗教观念为依据,但文艺复兴的新思想却是其精华与主流。但丁借神游三界的故事描写现实生活和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同时以佛罗伦萨市民的思想感情要求人们关心现实生活,积极参与政治。他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反对封建教会宣扬的宗教宿命论,歌颂有远大抱负和坚毅刚强的英雄豪杰,表现了新的人文主义思想。但丁标志着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近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近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乔托在艺术上的开创之功和但丁相当。他的壁画虽然以宗教题材为主,却力求表现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一反中世纪宗教艺术的抽象与空洞,从而传述了新的时代精神。他的作品不仅内容有新意,技法上也有极大的革新,所绘人物形象有很强的立体感,呈现出真实的空间效果,为文艺复兴的现实主义艺术树立了楷模,因而他被后人尊为第一个奠定了近代绘画传统的天才。以但丁、乔托为表率,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蓬勃开展起来。14世纪后半期又出现了两名新文化的代表人物:F.彼特拉克和G.薄伽丘。彼特拉克诗文并茂,热心提倡古典学术的研究,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薄伽丘的名作《十日谈》以诙谐生动的语言讽刺教会贵族,赞扬人民群众,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
彼特拉克画像
15世纪,人文主义在意大利蓬勃发展,出现了“言必称古典”的局面。许多学者、诗人搜求古籍成风。随着对古典文化的学习,人文主义思想也日益发展,深入人心。当时的先进人士以所谓“全面发展的人”作为理想,蔑视宗教禁欲主义和封建门第观念,力求成为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人。封建教会对文化的垄断钳制被打破了,文化领域百花竞放,为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开拓了道路。这一时期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有人文主义者L·布鲁尼(约1370~1444)和L·瓦拉(1407~1457),建筑家F·布鲁内莱斯基(1377~1446)和数学家L·B·阿尔贝蒂(1404~1472),雕刻家多那泰洛(约1386~1466),画家托马索·迪·乔万尼·迪·西莫纳·圭迪(即马萨乔,1401~1428)和S·波提切利(1445~1510)。
16世纪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特别繁荣的时期,产生了3位伟大的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米开朗琪罗(1475~1564)和拉斐尔(1483~1520)。达·芬奇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是当时“全面发展的人”的完美典型。他的艺术水平在体现人文主义思想和掌握现实主义手法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从而塑造了一系列无与伦比的艺术典型。肖像画《蒙娜丽莎》被誉为世界美术杰作之冠,表现了艺术家对女性美和人的丰富精神生活的赞赏;壁画《最后的晚餐》则反映了艺术家创造典型人物和戏剧性场面的能力,深刻描绘了人物的性格,布局严谨又富于变化,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达·芬奇精深的艺术创作又与广博的科学研究密切结合,凡各种写实表现无不源于科学技术的基础。他对许多学科都有重大发现,在解剖学、生理学、地质学、植物学、应用技术和机械设计方面建树尤多,被誉为许多现代发明的先驱。米开朗基罗是艺术上造诣极高的大师,在建筑、雕刻、绘画、诗歌等方面都留有很多不朽的杰作。他创作的罗马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巨幅屋顶壁画,虽属宗教题材,却充满热情奔放、力量无穷的英雄形象,被称为世界上最宏伟的艺术作品。他的许多雕塑,例如《大卫像》、《摩西像》和《垂死的奴隶》等,在技艺上较希腊古典名作有过之而无不及。拉斐尔则是卓越的画家,被后世尊为“画圣”。他善于吸收各家之长,加以自己的创造,在艺术的秀美、典雅方面大放异彩,留下了许多第一流的杰作,如《花园中的圣母》、《西斯廷圣母》,以及梵蒂冈教皇宫中的许多壁画,尤其是《雅典学派》、《教义的争论》等,都达到构图和形象完美的极致。除这三位艺术大师之外,这一时期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还有建筑师D·布拉曼特(1444~1514)、政治学家和史学家N·马基雅弗利、诗人阿里奥斯托(1474~ 1533)。布拉曼特通过在罗马的设计和作品,创立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马基雅弗利的代表作有《佛罗伦萨史》、《君主论》等;阿里奥斯托的代表作则有长诗《疯狂的奥尔兰多》。他们的作品都对现实问题作了深入分析或反映。
阿里奥斯托画像
中古时代的许多成就为这个象征重生的时代作出了贡献。其中一项是恢复对学问的兴趣。牛津大学的第一所学院成立于1264年。到了1400年间,欧洲境内便有超过50所大学。原由阿拉伯人保存的古文献被翻译成拉丁文,透过这些古老文献,教育和辩论的风气得以助长。欧洲人在圣地、西西里和西班牙等地均与阿拉伯人有所接触,并借此重新发现许多宝藏,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著作即为一例,一直到19世纪都是欧洲人的标准数学教材。阿拉伯人也传播了新的数字体系、小数点的观念和零的观念,而这些观念都是在印度发展起来的。到了1450年左右,学问的传播速度更随着印刷机的发明而加快了脚步。
第二个重要贡献是生活水准的提升,尤其在意大利的大型商业城市。十字军东征令欧洲人大开眼界,得以一窥东方的财富,尤其是丝绸、香料和棉。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和其他城市的商人,都争相取得欧洲与东地中海之间的贸易。这些商人从商业活动中累积了多余的财富后,便开始以艺术来美化自己的家乡和城市。雕刻品、绘画、建筑、音乐、诗歌和文学都找到新的表达方式展现有趣的主题,超脱了从中古时代起就一直占有主导地位的宗教题材。它们普遍描绘日常生活、骑士故事和冒险情节,欧洲的文化因而变得更有人性,宗教的成分也随之减少。
技术的发展亦得到了更新,更有效的商品与服务应运而生。制造、农耕和贸易都得到了改进,大幅超越古代的成就。对利润的欲求鼓励了创造和探索。随着衰退中的贵族不断消失,中产阶级的商人和工匠开始争取能与他们经济力量相等的政治权力。
到了1500年间,欧洲国家已经在许多重要科技上领先世界。欧洲人透过对世界的探索、寻找贸易路线、新教徒的宗教改革和欧洲本身不断的政治竞争等释放活力,也让这个区域在几个世纪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西欧的中世纪是个特别“黑暗的时代”。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文学、艺术、哲学,一切都得按照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的教义,谁都不可违背,否则,宗教法庭就要对他进行制裁,甚至处以死刑。 《圣经》里说,人类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由于他们违背了上帝的禁令,偷吃了伊甸园的禁果,犯了大罪,因而作为他们后代的人类,就要世世代代地赎罪,终身受苦,不要有任何欲望,以求来世进入天堂。在教会的管制下,中世纪的文学艺术死气沉沉,科学技术也没有什么进展。
中世纪的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多种条件的促生下,于欧洲的意大利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来运转的,而市场上择优选购、讨价还价、成交签约,都是斟酌思量之后的自愿行为,这就是自由的体现,当然要想有这些自由还要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自由,而所有这些自由的共同前提就是人的自由。此时意大利呼唤人的自由,陈腐的欧洲需要一场新的提倡人的自由的思想运动。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也为这场思想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可能。城市经济的繁荣,使事业成功和拥有巨额财富的富商、作坊主和银行家等更加相信个人的价值和力量,更加充满创新进取、冒险求胜的精神;多才多艺、高雅博学之士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这为文艺复兴的发生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和适宜的社会环境。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艺术的成就很高,人们也可以自由地发表各种学术思想,和“黑暗的时代”的中世纪是个鲜明的对比。14世纪末,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的入侵,东罗马的许多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 (也有一说是十字军3次东征带回来的纪念品,他们在路上发现了这些书,就搬了回来藏在教堂的地下室,后被人发现,惊叹古罗马的艺术、文学等,就开始极力传播,意图达到古罗马那时的成就)一些东罗马的学者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办了一所叫“希腊学院”的学校,讲授希腊辉煌的历史文明和文化等。这种辉煌的成就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人们追求的精神境界是一致的。于是,许多西欧的学者要求恢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艺术。这种要求就像春风,慢慢吹遍整个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由此兴起。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人权,反对神权,摒弃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这是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其中,代表性作品有: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拉伯雷的《巨人传》等。
拉伯雷画像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歌颂了人体的美,主张人体比例是世界上最和谐的比例,并把它应用到建筑上,以及一系列的虽然仍然以宗教故事为主题的绘画、雕塑,但表现的都是普通人的场景,将神拉到了地上。
人文主义者开始用研究古典文学的方法研究圣经,将圣经翻译成本民族的语言,导致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标榜理性以取代神启,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倡个性自由,因此在历史发展上起了很大的进步作用。
有好一段时间,文艺复兴被认为是简单地恢复了古典文化。其实,文艺复兴并不是真正要“恢复”古典的文化,而是借此抨击当时的文化和制度,以建立新的文化,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体系制造舆论。
文艺复兴是一次逐渐发展的时期,而且文艺复兴使当时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导致了宗教改革和激烈的宗教战争。后来的启蒙运动以文艺复兴为自己的榜样。 19世纪的历史学家认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地理大发现、民族国家的诞生都是源于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黑暗时代”的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前提。文艺复兴是使欧洲摆脱腐朽的封建宗教束缚,向全世界扩张的一个前奏曲。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帕多瓦的知识生活焦点——帕多瓦大学,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学术中心之一。很多有名的大学都是由寺院和教堂发展起来的,但帕多瓦大学开始时只是一所法律学校,是由所谓学者“摆教”而成立的。13世纪时的波隆那,如同当时的许多大学城一样,学校的兴盛视教师、学生进入该大学的人数而定。因此,大学常因需要而成立。波隆那发生过一次城市与学校的争斗。教授们穿着长袍,戴着方帽把他们身着黑制服的学生集合起来,率领他们步行到帕多瓦建立了这所新学校。
在这里,同时教授圣典宗教法和民法。不久之后,又添加了其他科系如医学、哲学等。因为这里学术风气自由,各种思想与表达都受欢迎并被接受,使得帕多瓦的科学课程日趋成长发展起来。这里的数学系教授是欧洲最有名望的老师,他去世后,由伽利略接任。
在帕多瓦,除了圣安东尼大教堂外,帕多瓦大学校本部是最重要的学术机构。习俗称它为牛,因为校舍原先曾是旅舍,大门上漆有一条牛的图画。大学里的人称他们自己是“斗者” ,和世界各地的学生一样,学生十分重视他们学校的声誉,他们随时肯为学校的光荣传统而战。
这群斗牛者和耶稣会的人发生激烈的争执。耶稣会在帕多瓦大学成立多年后,也在帕多瓦建立了他们自己的学院。为了争取有权在上课前敲打声音洪亮的黄铜制钟的问题,这两所学校的学生几乎打了起来。大学的教授们为了保持尊严没有使用拳头,却使用笔战,运用争辩术批评耶稣会的许多观念不对。耶稣会的人则攻击大学教授团广布异端邪说。
伽利略没有参加这个纠纷。他认识耶稣会里很多学问渊博、正直且能容忍新观念的学者,他没有忘记罗马大学克勒菲神父,在他还是一个默默无闻、奋斗中的学生时对他的仁慈。
帕多瓦大学的教授群中,很多人都能接受对亚里士多德的批评。这种学术自由风气让伽利略感到舒适,因而把双方的纠纷置之脑后。他虽从未只为战斗而战斗,但每有疑问的时候,他总是面对着问题询问: “为了什么理由? ”然后设法来解决它。伽利略认为,争论圣阿奎纳对教堂教言的妥协原则是没有意义的,真正的天主教徒有更多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