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新发展战略

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新发展战略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经济发展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呼伦贝尔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承载着欠发达民族地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先试、引领呼伦贝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责任。

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新发展战略

一、经济发展

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呼伦贝尔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承载着欠发达民族地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先试、引领呼伦贝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呼伦贝尔拥有8个国家级通商口岸,其中,满洲里口岸是国内最大的陆路口岸,是国际物流通道的桥头堡。呼伦贝尔市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的节点城市,中欧班列3000多列,货运经俄罗斯延伸到欧洲,比海运节省时间一个月,费用大幅度降低。绥满高速横穿境内。滨洲铁路和两伊铁路的年运量达1.4亿吨。市内有4个民航机场、6个通用机场,有4C级海拉尔机场和4D级满洲里机场、扎兰屯机场,开辟国内、国际航线100多条,年进出港客流量达百万人次。呼伦贝尔煤炭探明储量3000亿吨,年开采量1亿吨,主要为低磷、低硫优质褐煤。拥有大兴安岭成矿带和得尔布干成矿带,铁、铜、铅、锌、钼等资源储量丰富。境内有额尔古纳河和嫩江两大水系,地表水储量298亿立方米。耕地面积3000万亩,粮食年产量120亿斤,牲畜年存栏2000万头只。呼伦贝尔电力资源丰富,全市总装机8000MW。经开区现有220KV变电站3座,110KV变电站2座。经开区享有国务院赋予国家级开发区的优惠政策,享受国家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系列政策,以及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等优惠政策。

2017年,经开区共有入驻企业187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4家。财政总收入完成1249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10万元。

二、产业发展

呼伦贝尔开发区北依俄罗斯、蒙古,南接东北经济圈,位于呼伦贝尔市首府海拉尔区的东外环,是打造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示范区的战略前沿,是内蒙古自治区向北开放的战略节点,是全市工业发展的核心区,是绿色有机农畜林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是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及新型化工基地,是产城融合的重点领域。放大呼伦贝尔市的地缘、资源等比较优势,遵循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自身实际条件,扬长避短、科学合理的确立产业发展方式。在空间结构上形成两点支撑、培育四大核心板块、打造三个特色产业、完善四大配套服务体系的发展格局。“两点支撑”即煤基化工产业、循环冶炼产业;“四大核心板块”即装备制造、云计算大数据、生物科技(高新技术)、保税加工(重点方向为进出口产品加工和食品、轻工产品);“三个特色产业”即新材料、新型建材、能源环保;“四大配套服务体系”即智慧物流、休闲旅游、医养健康电子商务。

三、科技创新

呼伦贝尔开发区以循环、绿色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产业稳步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产业实现突破,信息、科研和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快递服务强势发展,为加快培育新经济、促进人民群众消费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国网信通与华为技术公司投资10亿元的大数据中心已启动。呼伦贝尔城投公司与内蒙古交投集团合资开发的天然气管道项目正紧张有序地开展前期工作。

截止2017年底,经开区拥有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总数6家、高新技术企业数3家、发明专利拥有量45个。201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为26276.1万元,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所在地级市高技术制造业产值27.80%。此外,经开区依托呼伦贝尔森龙源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搭建了呼伦贝尔森龙源科技企业孵化器,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环境,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四、投资促进

呼伦贝尔开发区发挥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的导向作用,精准对照商务部考核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大类一级指标和53项二级指标体系推进各项工作。加快经开区培育升级,结合主导产业实施精准招商,全力补齐配齐主导产业的上中下游,有效提升经开区的区域带动能力。

截止2017年底,经开区全区进口总额为26657万美元,进口额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共8家,进口额情况详见下表:(www.daowen.com)

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口企业清单 单位:万元

2017年,经开区出口总额为274万美元,其中,主要出口企业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口额为177749万元。经开区全年新注册企业43家,企业数量增长率为35.8333%。

五、体制机制创新

呼伦贝尔开发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包容创新、审慎监管、运行高效、法治规范的服务型管委会,构建形成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和平稳健康的安全生产环境。实行扁平化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形成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大商事制度改革力度,加大“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宣传力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服务,推进“多证合一”改革,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

此外,经开区开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并取得初步成效:化工行业支持东能、金新提质增效。呼伦贝尔金新化工公司、呼伦贝尔东能化工公司一直在原料、运行和系统优化等环节不断创新,生产装置和技改技措方面出实招,在装置长周期运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提高装置生产负荷,让能耗真正降下来,效益升上去。呼伦贝尔金新化工公司建设富甲烷气提纯技改项目,项目总投资7938万元;环保减排提升技改项目,项目总投资12527万元;高浓度盐水结晶分盐技改项目备案,项目总投资3681万元。呼伦贝尔东能化工公司新上了锅炉脱销改造项目完成备案,项目总投资970万元。两家公司通过创新管理,“精操细维”,破除瓶颈,提升现场作业安全系数,保证生产“血脉畅通”。还通过全员提高素质,促进装置安全、平稳、高效运行。另一方面,经开区经贸运行局积极为企业申报大用户直供电。截至5月底,呼伦贝尔东能化工公司累计用电36.9万千瓦时,节约电费208.88万元;呼伦贝尔金新化工公司累计用电1.92亿千瓦时,节约电费780万元。电费支出的节约,直接降低了企业产品成本,增加了综合效益。

有色金属行业推动驰宏矿业公司锌合金生产线投运。呼伦贝尔驰宏矿业公司在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原则下,实施升级改造,提高产品档次与品种,大力发展锌金属深加工项目。2017年5月开工建设了年产4万吨锌铝热镀合金技改项目,总投资3403万元,于2017年12月7日顺利投产,年产值为10亿元。锌铝合金主要提供给首钢、鞍钢宝钢等企业用于镀膜。

装备制造业实施华德农牧业机械智能化升级改造,向设备+服务延伸。内蒙古华德牧机公司是国内牧业机械的重点企业,所产捆草机、搂草机等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为了扶持华德公司继续做大做强做优,经开区引导企业对生产关键环节实施智能化改造,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着力将华德公司打造成示范工厂,引导企业购置先进设备实施智能化改造,使智能科技走进车间,华德公司已购置了数控全机能车床,加工速度快,工件精度高,实现设备换芯,提高了产品质量;还购置了法那克焊接机器人,从散件到成品一条龙完成,自动化程度高,成品工件精度高,节省人工,提高效率。华德公司对已销售的方捆机、原捆机实现了在线监控,及时掌握设备的工作量、工作状态,提醒用户按时做好设备维护、降低故障频率,由单纯销售设备向设备+服务转变,大大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六、绿色集约

呼伦贝尔开发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强工业污染综合治理,统筹推进散煤、扬尘、“散乱污”企业专项治理,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入落实“水十条”。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贯彻落实“土十条”,启动重点区块、重点仓储场地及关停、搬迁企业等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继续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管理突出问题综合整治,严格危废管理制度,确保危废转移、贮存全方位监管、全过程合法安全;加快推进一般固废处置项目建设,进一步统筹一般固废分类管理。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确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