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技术标准的特性及其路径依赖性

技术标准的特性及其路径依赖性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FM技术出现后,AM用户一时很难转向FM,而消费者/互补厂商对这类转换困境的预期恶化将使得市场预期更大地影响其当前决策,从而阻碍标准形成过程的社会效率。此外,这一技术规范具有沿既定技术轨道不断升级的特性,是其路径依赖性的另一特征。

技术标准的特性及其路径依赖性

1.倾覆性。标准形成之前多种技术轨道并存,市场结构呈“GO”格局,但对于网络性产业来说,不兼容产品共存状态绝非稳定均衡,必将发生技术竞争;对于社会福利来说,造成事前交易费用。一旦某一技术安装基础/客户规模达至临界点[5],则很快发生市场倾覆(Overturning),该技术成为主导设计或占据市场支配地位的主流技术(从而减少事后交易费用),出现创新扩散、用户采纳“逆转”现象,即“压倒一切”(Overwhelming),如美、日主导的两种有线电视视频程序,最终一种技术会完全战胜对方,可解释为类似自然垄断的超大规模经济(含动态学习效应)或成本弱增性,包括需求方规模经济和供给方规模经济。“倾覆性”意味着,对于水平网络来说,消费者预期和理性选择极其关键,企业之所以成功仅仅是因为“消费者预期它会成功”;对于垂直网络来说,则取决于互补品供应商对该企业未来销售量也即该技术市场前景的预期。企业可通过渗透定价、免费试用等营销手段和战略联盟等策略抢在竞争者之前达到“临界规模”,促使市场预期发挥倾覆性功能;还有提前进行产品预告等策略,可诱导消费者对本企业网络规模的预期,至少可推迟其对对手产品的购买决策,如视频标准竞争中DIVX针对DVD的提前预告。概言之,消费者购买决策或配套企业的兼容/不兼容策略,不取决于该企业现有/累积的销售量,而取决于市场对其未来销售量的主导性预期(Dominating Expectations),处于临界点上的边际消费者/企业将成为关键参与人。“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sy)是网络经济中正反馈机制运作的基础,但这一多边序贯博弈的动态均衡机制和市场过程可能导致差技术战胜好技术,对社会福利来说并非最优终局。

2.“锁定性”(Lock-in)或继承性。网络技术标准均具有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特性,其具体机制可描述为:最初一个偶然因素导致某个选择,而该选择一旦被做出,就根本性地改变了决策主体的约束条件,使其下一步的决策受到方向上的限制,做出的决策受到上一期决策的间接制约。以此类推,在时间序列上形成一个“轨迹决策”,构成所谓的“路径”。因此,从动态演化来看,技术标准的市场均衡结果往往难以用消费者偏好和产品技术优势解释,而要追溯产业形成早期时该市场中用户技术采纳的形态。由于购买或兼容决策对于消费者/互补厂商而言是一种沉没投资,他们实际是在进行加入一个联盟的可置信承诺(Credible Commitment),必然希望后续产品能够与现有产品兼容,或者说,消费者被高昂的转换成本(Switching Costs)所锁定。FM技术出现后,AM用户一时很难转向FM,而消费者/互补厂商对这类转换困境的预期恶化将使得市场预期更大地影响其当前决策,从而阻碍标准形成过程的社会效率。此外,这一技术规范具有沿既定技术轨道不断升级的特性,是其路径依赖性的另一特征。(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