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化农村执法体制改革:探索路径与实践

深化农村执法体制改革:探索路径与实践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针对性地作出了具体改革部署,强调要强化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执法力量,积极探索农林水利等领域内的综合执法,健全涉农行政执法经费财政保障机制。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化农村执法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要重点抓好几个方面。一要对农村执法的职责认识到位。因此,必须加强农村执法的监管力度,以便及时发现,有效纠正农村执法机构的违法行为。

深化农村执法体制改革:探索路径与实践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包括土地管理、森林保护、植物检疫、渔政管理、畜禽防疫检疫、种子管理、农机监理和农业环境保护等在内的农业行政执法体制。农业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促进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相对于农业立法而言,我国农业执法和执法监督更为薄弱。目前,农业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行为都很不规范。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由于力量薄弱,许多法律法规只好交由事业单位代为执行,农业系统内执法机构众多,但难以形成合力。一些执法主体集执法权与经营权于一身,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这既反映出农业执法监督制度薄弱,也说明一些基层干部和部门“重人治,轻法治”,法治观念仍然比较淡薄。为此,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针对性地作出了具体改革部署,强调要强化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执法力量,积极探索农林水利等领域内的综合执法,健全涉农行政执法经费财政保障机制。

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化农村执法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要重点抓好几个方面。一要对农村执法的职责认识到位。充分认识到农村行政执法部门是政府的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是依法行使政府赋予的行政管理权,是为农民群体提供服务的机构。因此,要加强对农村执法机构成员的规范执法教育,强化农村行政执法者的社会责任,防止在执法过程中出现视金钱为万能,最终导致思想蜕化的恶果出现。二要改革农村执法机构自收自支财务体制。当前,农村执法机构大多是自收自支的执法单位,在执法过程中因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时出现一些滥执法和乱执法的现象。因此,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要健全涉农行政执法经费财政保障机制,就是从经济驱动的源头遏制农村执法的乱象发生。三要加强农村执法的监管力度。农村行政执法部门违法执法很大部分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监管,一些执法机构即使有主管部门负责监管,但关键时刻时常形同虚设,监督失控。因此,必须加强农村执法的监管力度,以便及时发现,有效纠正农村执法机构的违法行为。四要改革农村执法机构多头、力量分散状况。针对当前农村执法体制造成执法力量分散、管理弱化的现象,中央提出强化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执法力量,积极探索农林水利等领域内的综合执法,必将推动上述问题的有效解决。(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