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邂逅WISE:缘起巧合的相遇

邂逅WISE:缘起巧合的相遇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与WISE的结缘,纯属偶然。2005年9月的某一天,我在随意浏览网页时得知,厦门大学经济学科新成立了一个研究院——WISE,2006年即将首次通过硕士生入学考试招生。虽然当时我对WISE了解不多,但还是可以从招生简章中略知一二的。幸运的是,我并没有被狂风骤雨“刷”掉,最终如愿忝列为WISE 2006级硕士班的一员。

邂逅WISE:缘起巧合的相遇

我与WISE的结缘,纯属偶然。2005年9月的某一天,我在随意浏览网页时得知,厦门大学经济学科新成立了一个研究院——WISE,2006年即将首次通过硕士生入学考试招生。更吸引我的是,WISE的专业课程考试只有两本指定教材:一本是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这当时是我半年前刚刚选修的课程,还获得了大学成绩单中的最高分;另一本是布兰查德的《宏观经济学》。此前,由于担心考研复习进度太快,暑期我还回家玩了近一个月。随着考研时间的日益临近,我掂量自己可能来不及复习全国金融联考的各种教材了。于是,报考这个陌生的研究院就成为比较现实的选择。虽然当时我对WISE了解不多,但还是可以从招生简章中略知一二的。除了久仰大名的洪老师,研究院几乎囊括了经济学科最优质的师资力量。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以笔试成绩并列第一的身份进入复试。

我的面试经历显得有点惊险,从“晴”到“多云”再到“狂风骤雨”。在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随机抽取了两道题目作答。一是工会谈判力量对就业的影响,二是沃尔玛家乐福、诚达等超市的市场结构。对这两个题目,我胸有成竹,侃侃而谈,15~20分钟的规定时间很快就到了。不料在我答题的时候,陈国进老师从D110的后门进来,不声不响地坐在了后排。就在我以为面试即将大功告成的时候,陈老师开始发问了。从公司金融到金融工程,从本科毕业论文到未来研究方向,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且一个比一个尖锐,我很快就招架不住了。临近结束,据说是莆田老乡的杨志勇老师再来“补了一刀”,他要我在最后的2~3分钟时间内用英语论述“How do you think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这猝不及防的提问,让我之前仅余的一点自信心一下子荡然无存了。最后,复试就在我磕磕巴巴的英语中结束了。幸运的是,我并没有被狂风骤雨“刷”掉,最终如愿忝列为WISE 2006级硕士班的一员。(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