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商业运作的生物效率:远未遥不可及

商业运作的生物效率:远未遥不可及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新兴互联网商业基础设施出现之前,在很多类似城市交通这样的生活和商业领域,人们都忽视了对个体效率和系统效率进行均衡,天真地以为个体效率的提升就一定会带来系统效率的进步。也就是说,传统商业是有严重缺陷的,它们无法充满智慧地对个体效率与整体效率做出平衡。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兴的智慧化商业基础设施来帮助解决城市交通的“生物效率”问题。

商业运作的生物效率:远未遥不可及

当人们谈及“效率”这个词的时候,它究竟是一个个体的概念,还是总体的概念?是系统的概念,还是局部的概念?

就个体而言,相比于自行车汽车交通效率显然更高,但就整体拥堵的城市交通系统而言,3公里以内自行车的通勤效率要比汽车高。为什么人们追求个体交通的绝对高效反而带来了城市交通总体的低效,甚至是城市交通系统的崩溃呢?可见,传统商业基础设施对“效率”的理解是十分狭隘和矛盾的,一味地追求高效反而可能会得到相反的结果,这显然不是现代商业所孜孜以求的“效率”本身。

那么,城市是应该继续优先发展高效的汽车交通,还是应该补足自行车基础设施的短板呢?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效率”问题,它关乎个体与整体、系统与局部的“效率均衡”。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在2015年之前都在大力发展汽车交通,很多城市,包括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都没有规划完善的自行车道。我们很难说这是因为地方政府的短视,毕竟在人们眼中,发展汽车交通本就意味着效率。

现在,滴滴、优步的出现,共享单车的出现,以及智慧交通的应用,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城市的交通效率问题,以互联网智慧交通为特性的新兴交通基础设施改变了人们对“效率”的理解。为了使个体效率和系统效率达到一种“效率均衡”,城市开始基于交通大数据对基础设施进行各种微观调整和改造,北京甚至出现了第一条自行车高速公路。当然也有人说这是因为要维护“路权”,是自行车一族维护自身路权的胜利。但在我看来,建设自行车高速公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效率”的需要。

在新兴互联网商业基础设施出现之前,在很多类似城市交通这样的生活和商业领域,人们都忽视了对个体效率和系统效率进行均衡,天真地以为个体效率的提升就一定会带来系统效率的进步。所以,过去每一个人都要购买一部电脑,每一家企业都需要购买大空间的存储设备,但其实这根本不是效率最大化的选择,现在企业终于发现集中管理的“云端”是更具效率的选择。

也就是说,传统商业是有严重缺陷的,它们无法充满智慧地对个体效率与整体效率做出平衡。其原因在于,传统商业中个体与整体之间并没有建立起有机的联系,人们不掌握个体效率与整体效率之间的数据逻辑(即便掌握了数据逻辑也无法做出微观层面的即时调整),甚至一度误认为个体效率就等同于整体效率,或者主观推定系统的效率进步就是因为个体效率的提升。

就“效率”而言,新兴智慧商业的终极任务就是在个体效率和整体效率之间找到一个“效率最大化”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只有通过精确的生物计算才能找到,而机器无法找到。比如,人和动物可以对自身的行动路线进行生物计算,然后综合选择一种效率最大化的目的地抵达方案,但汽车和自行车是无法做到的,因为它们不懂如何进行生物计算,这也是为什么上文中所说的新兴商业的效率之战指的是“生物效率”而非“机器效率”。同时,对整体与个体之间的效率进行平衡,也只有通过新兴的智慧化互联网商业基础设施才能够完成,传统商业基础设施则无能为力。(www.daowen.com)

现实商业正处在这样一个从“机器效率”向“生物效率”的转折点上——既要看个体,也要看整体,既要看局部,也要看系统,而绝不能像以前一样把它们割裂开来看。更进一步地,不仅机器解决不了个体与整体、局部与系统的生物效率问题,市场之手、政府之手也解决不了个体与整体、局部与系统的生物效率问题;在提升商业的“生物效率”问题上,市场是失灵的,市场的自我调节并不能带来商业效率质的提升,政府的管理也是混乱的,往往顾此失彼或过犹不及。更形象的说法是,在旧的商业秩序下提升城市交通的总体运行效率,市场表现得就像是个傻子,交管局就是个笨蛋,汽车则像是一只只无头苍蝇,它们提升效率的种种努力不仅帮了倒忙,导致了严重的交通混乱,甚至还影响了人们生活的其他领域,诸如摇号购车、尾号限行等奇怪政策在各大城市大行其道,偌大的国际大都市变成了一个个独立王国。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兴的智慧化商业基础设施来帮助解决城市交通的“生物效率”问题。

未来是一个“万物互联”的商业时代,个体和总体、局部和系统、宏观和微观,是我们探寻未来智慧商业的效率方案所必须平衡的三种视角。作为一位公关人,我很喜欢用宏大的视角去思考问题,这可能是一种“职业病”。因为我提供公关咨询服务的企业,大都做着几十亿、数百亿甚至上千亿元的生意,但这些企业的公关部也不过只有十来个工作人员。如果让这十几个人耽于思考和解决太多细枝末节的问题,而没有通达的大局观,没有深邃的远见,没有驾驭全局的公关能力,他们就不可能做到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下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保驾护航。

但对“宏观”的深入观察并不意味着我会忽视对“微观”的洞察,我的写作会微观到诸如“一篇新闻稿应该怎样写”“一篇危机声明应该怎样写”等很多细节的东西,从公关细节的层面来告知企业应该如何提升整体的公关效率。你会发现书中很多内容都是比较微观的,甚至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我写的五本书都是聚焦于公关这一个微观领域,只不过《金牌公关人》和《无公关,不品牌》着眼于公关实操,而《商业向心力:重新定义现代商业竞争》、《末端爆发:商业向心力竞争的深层逻辑》则着眼于公关赋能,前者是公关战术,后者是公关战略,几本书沿着一个循序渐进的脉络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系统展现了公关赋能商业的博大精深。

大道至简,大事于细。当我海阔天空地思索现实商业运行正在发生的种种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商业体的未来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时,那感觉就像我们的祖先幕天席地在黑夜中洞察宇宙天体变化一样。宏大的观察可以帮助我准确地洞察规律,但这不足以让我发现事物的本质,所以对商业细微变化的明察秋毫同样不可或缺,它可以帮助我对发现的规律进行验证。这样的商业洞察,就和很多人喜爱的摄影有异曲同工之处,有时候需要广角镜头拍全景,有时候则需要长焦镜头看局部。

是时候用长焦和广角镜头重新认识由商业基础设施2.0构建的现实商业世界了。我们过去所理解的“效率”正在发生革命性的改变,过去影响效率的变量是“金融杠杆”,是“新的机器”,是“更先进的工艺”,但新的效率变量可能是“新的排列组合”,是“商业系统内部的循环反馈”,是“从根本上消灭时间变量”……此刻,是抱残守缺一个利用机器效率的旧的商业世界,还是与时俱进地拥抱一个践行生物效率的新的商业世界,我们必须做出抉择了。

新兴商业的“效率之战”究竟意味着什么?轻资产时代为何会带来末端经济的崛起?本篇新兴商业的效率新变量,与上篇中的“轻资产”一样,都意味着一个智慧商业的新秩序已经到来,轻资产的普及推动着效率新变量发挥作用,而效率新变量也在加速新兴商业的轻资产化进程。在中篇中,我将通过存量、正反、用户、减法、信用、时间六个关键词来解读通往智慧商业的效率新变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