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对外投资:回顾与展望

中国对外投资: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国际言论的蔓延会对中国的对外投资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中国对外投资:回顾与展望

一、2017—2018年中国对外投资面临的挑战

中国对外投资的流量和存量全球占比不断上升,根据UNCTAD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2019》,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在全世界国家(地区)排名中位居第二,存量排序则居第三[17]。但随着近几年全球经济增长趋势放缓,增长动能不足,贸易摩擦现象此消彼长,中国的对外投资也面临一系列的阻碍因素。

(一)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兴起导致各国投资门槛提高

自2017年起,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发达国家对外资并购实行了更严格的限制和管控,中国企业对这些地区的直接投资也相应地遭遇了更多阻碍。根据UNCTAD的统计,2017年西方发达国家以国防安全和保护战略性产业为理由,新颁布了18项关于限制和加强监管外国投资的政策。如英国发布《国家安全和基础设施投资审查》绿皮书和《国家安全与投资》白皮书,实行更为严厉的外资投资审查,并且未来可能从国防领域扩大到公共秩序领域;意大利提升了政府对非欧盟所属企业在意大利的高精尖领域并购的否决权限;欧洲理事会提出建立欧盟外资投资审核框架,以保护欧盟内的国防安全和公共安全;美国提出《2017外商投资风险审核现代法案》,旨在进一步扩大美国外商投资委员会的审查权限,其审查的交易范围将从仅关注股权变化的控制性投资扩大到对美国特定行业企业开展的非控制性投资,该法案还列出了27项“关键技术领域”,涉及这些领域的外国投资将全部面临审查,并对特定交易实施强制申报制度,以阻止外国投资者,特别是中国投资者获得美国企业的技术。随着西方国家实行更严格的投资管制措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会受到审查,中国企业在高精尖技术领域的海外并购也会更加艰难。

(二)投资回报率下降及全球价值链发展停滞导致对外投资动力不足

自2012年起,国际直接投资回报率逐年降低,对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动力造成负面影响。根据UNCTAD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2018》数据,国际外资投资回报率整体呈现下降态势,2012—2017年发达国家的外资投资回报率分别为6.7%、6.3%、6.6%、5.7%、6.2%和5.7%;发展中国家的外资投资回报率虽然高于发达国家,但也呈现逐年下降态势,外资投资回报率也已经从2012年的10.0%下降到2017年的8.0%。回报率的下滑直接导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不足。

UNCTAD的《世界投资报告2019》显示,当前国际生产的扩张速度正在放缓,全球价值链的增长停滞不前。国际贸易中的外国附加值(即各国出口中包含的进口商品和服务)曾连续20年持续提升,并于2010—2012年达到最高值。但随着国际生产方式和生产要素跨境交换的方式从有形的商品交换转向无形的技术、管理交换,全球价值链的构成发展陷入停滞。根据UNCTAD的全球价值链数据显示,2017年的外国附加值占国际贸易经济的比重为30%,相对于2016年继续下降1个百分点。而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与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存在显著相关性,这种停滞对于中国资本对外投资的影响也是负面的。

(三)跨境融资难阻碍对外投资

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基础设施建设类的投资回收期长,存在较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中国企业在投资这些行业时,国内银行通常因为不愿冒风险从而贷款意愿较弱,再加上外资银行极少在新兴市场设点,这使得企业境外融资难度上升。同时,因为跨境融资过程中的监管难题,虚假融资成为投机套利的工具,甚至可能成为违法犯罪跨境资金流动的渠道,银行为了防止此类现象实施的强监管政策进一步提高了跨境融资的门槛。跨境融资的不便降低了很多中小型企业对外投资的意愿,很多拟进行对外投资的大型企业也因此望而却步。

(四)中国企业存在大量非理性对外投资

中国企业目前存在大量非理性的对外投资,具体表现为其投资决定不是建立在合理的经营规划及运营需要之上。不仅如此,很多投资企业缺乏对投资目的地市场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抱团出海”和“盲目跟风”现象普遍存在,如一些企业将境外投资重点放在了房地产或者金融等非实体经济行业,造成大量的资本流出,却没有起到助力企业运营的作用。

(五)国际政治因素对中国对外投资的阻力加大

欧元区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欧洲民粹主义不断蔓延。西班牙的地方选举纷争,法国的“黄马甲”之乱,意大利民粹政府为了财政政策公然和欧盟进行长时间对峙等,这一系列事件都显示了欧洲民粹主义的蔓延。另外,中东地区政治风险此起彼伏,伊朗核问题协议未得到有效履行,各国硝烟仍不停歇,美国和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政治博弈进一步升级。全球的地缘政治环境复杂,不利于中国的对外投资。

西方国家对于中国高额对外投资的舆论偏见增加了中国对外投资的难度。2017年和2018年中国流向非洲的投资分别为41亿美元和53.9亿美元,占当年对外投资流量的2.6%和3.8%[18],主要流向刚果(金)、南非、莫桑比克、赞比亚、埃塞俄比亚、安哥拉、肯尼亚等国家。随着中国对非洲国家投资金额的上升,西方国家渐渐出现了“新殖民主义”等论调,意图抹黑中非合作;中非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也同样被质疑,部分西方国家认为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对吉布提进行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自身的全球影响力,这种做法极有可能损害吉布提的经济,中国在肯尼亚投资建设的蒙内铁路也会给肯尼亚带来债务负担[19]。这种国际言论的蔓延会对中国的对外投资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2017—2018年中国对外投资政策调整

针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面临的诸多挑战,中国政府颁布了相关的政策,以帮助相关企业迈过门槛,更好地实现全面开放新格局。

(一)促进投资自由化和争端解决

2017年,商务部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级别会议上发布了《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其内容为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合作意愿和探究实现的具体路径,强调要进一步深化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形成统一的、多元化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从而降低贸易投资壁垒。中国也积极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磋商,提升他国对中国企业投资审查的透明度,降低因审查风险给中国对外投资者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加强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2017年以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门为了促进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发展,出台多项财政政策措施,推动减税降费。如2017年财政部、税务总局出台的《关于完善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问题的通知》以及2018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出台的《关于企业委托境外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这两份文件对境外投资在税务方面的减免措施进行了规定,有利于中国企业平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税负,也有利于改善对外投资运营以及境外研发环境。截至2018年6月底,中国政府已经与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覆盖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经营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有效降低了企业对外投资运营的成本。

(三)加大对外投资的金融支持力度

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中国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海外机构布局,提高全球化的金融服务能力,同时要积极运用银团贷款、并购贷款、项目融资、出口信贷等多种方式,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境外开展业务活动提供合理适应的金融服务。这一意见从政策层面指引中国金融机构“出海”,为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资金渠道,有效降低中国企业因与外国金融金融机构沟通不便和跨国信贷带来的额外风险和成本,提高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信心和动力。

(四)提高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水平

201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作为境外投资管理的基础性制度,该办法在“放管服”三个方面发布了八项改革措施,主要涉及境外投资的指导和服务、项目核准、备案、监管、法律责任等方面,为中国企业进行境外投资提供了完善的综合指引和服务,加强了中国企业与东道国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等方面的合作,降低了非关税壁垒,提高了贸易措施的便利性和透明度。

(五)加强对外投资宏观调控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指导意见》通过以“发展+负面清单”模式引导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的建议,并列明鼓励、限制、禁止的三类投资。其中禁止类特别指明是因为“当前中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境外投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所以禁止企业参与危害或可能危害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五类境外投资活动。这规范了企业的投资行为,明确了企业的投资思路,健全了风险防控机制。

(六)建立对外投资信息服务体系

商务部将公共服务信息进行统一梳理,建立了“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平台由各种版块组成,包括对外投资的国别指南、境外安全风险防范建议、政策法规及业务指南和不良信用记录等,帮助企业了解国家关于“走出去”的政策信息,同时企业也可以在线办事,如进行境外投资的备案、核准,以及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的审批,投标、议标许可等。政府可利用这一平台根据新的形势,整合、提供更好、更有效、更便利的信息来指导企业对外投资。

三、2017—2018年中国对外投资发展

(一)对外直接投资量全球占比创新高,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为1.43万亿美元,相比2016年下降了16%[20],而2018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总量又较2017年减少了29%,至此,世界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总量已连续3年出现萎缩。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出现了自2003年政府发布权威年度数据以来的连续负增长,201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1 582.9亿美元,同比下降19.3%[21];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1 430.4亿美元,同比下降9.6%[22]。造成2017年对外直接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部门为限制非理性投资和防范企业风险在政策方面有所收紧,而2018年中国对外投资继续下降的原因则主要是因为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的投资限制持续加码。虽然中国对外投资流量出现下降,但从全球份额来看,由2017年的11.1%上升至2018年的14.1%,2018年底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也达1.98万亿美元,全球占比6.4%,较2017年提升了0.5个百分点,中国对外投资的流量和存量皆创历史新高。

不仅如此,2018年中国对外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从行业结构来看,2017年中国企业实施完成并购431起,涉及56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中国对外投资并购项目433起,完成实际交易额742.3亿美元,涉及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等18个行业大类。其中,制造业并购金额为329.1亿美元,同比减少45.8%,位居首位;采矿业91.8亿美元,同比减少19.5%,位居次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83.9亿美元,位居第三;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83亿美元,同比增长48.7%。从投资流量构成上看,2018年新增股权投资和债务工具投资1 005.1亿美元,占70.3%;新增留存收益425.3亿美元,占29.7%,中国境外企业经营情况优良,超7成企业在2018年实现盈利或持平。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覆盖广,投资额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18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分布在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国家和地区总数的80.7%,其中,八成以上的投资存量分布在发展中经济体,高达17 085.3亿美元。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来看,2018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超过1万家的境外企业,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分别为178.9亿美元和1 727.7亿美元,占比分别为12.5%和8.7%。虽然中国对外投资目的地较多,但总体来看投资额仍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根据商务部《201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数据,中国对外投资存量前20位的国家和地区累计达18 168.6亿美元,占对外投资存量的91.7%。仅中国香港地区,就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60.7%以及存量的55.5%。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广泛、门类齐全

从投资行业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广泛,重点突出。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和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涵盖国民经济18个行业大类,流向传统租赁和商务服务、金融、制造、批发零售4个行业的投资均超过百亿美元,占比超七成。2017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处在第一位,制造业排在第二。2018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投资额蝉联第一,金融业升至第二位。其中流向租赁和服务业的投资金额为507.8亿美元,占投资金额的35.5%;流向金融业的投资金额为217.2亿美元,占15.6%;流向制造业的投资金额为191.1亿美元,占13.4%;流向批发零售业的投资金额为122.4亿美元,占比8.6%。同时,信息传输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文化产业等领域的投资快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7.1%、100.6%、59%和341.1%。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零售、金融、信息传输、制造和采矿六大领域存量规模均超过千亿美元,总规模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84.6%。

(四)地方对外投资逆势上扬,非公经济控股主体对外投资占比提升

2017年,中国地方企业对外非金融类投资达862.3亿美元,同比下降42.7%,占全国非金融类流量的61.8%。2018年中国地方企业对外投资表现良好,呈逆势上扬态势,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为982.6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14%,占全国非金融类流量的81%。其中,东部地区758.2亿美元,占地方投资总额的77.2%;中部地区101.4亿美元,占比10.3%;西部地区100.6亿美元,占比10.2%;东北三省22.4亿美元,占比2.3%。广东、上海、浙江位列2018年地方对外直接投资前三名,合计436.7亿美元,占地方对外投资总额的44.5%。2018年公有经济控股对外投资总额457.5亿美元,同比下降36.1%;非公有经济控股的境内投资者对外投资7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2.3%,较上年提升13.6个百分点。

(五)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稳定发展

2017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规模保持连续17年的增长趋势,年内完成1 685.9亿美元工程合同,同比增长5.8%,新签工程合同2 652.8亿美元,同比增长8.7%[23]。而2018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出现自2001年起的首次下滑,主要原因是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国际工程承包市场需求不足。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以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总体仍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2018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工程合同2 418.0亿美元,同比下降8.8%;完成工程合同1 690.4亿美元,同比增长0.3%。截至2018年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同额2.3万亿美元,已累计完成合同额1.6万亿美元。[24]

2017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共新签工程合同1 443.2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4.4%,完成855.3亿美元工程合同,占同期完成工程总额的50.7%。2018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63个国家共完成工程合同893.3亿美元,同比增长4.4%,占同期总额的52.8%,相较2017年占比进一步提升;新签工程合同受到全球经济形势下滑影响,仅1 257.8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2%,同比下降12.8%。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业务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占总额的比例也不断攀升。2017年新签工程合同排名前十的海外市场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据一半,分别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俄罗斯,这些国家的新签工程合同均超过了70亿美元。2018年新签工程合同排名前十的海外市场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达6个,分别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孟加拉国、阿联酋、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签约额均超过60亿美元。

2017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主要业务内容为交通运输建设、一般建筑及电力工程建设,这三者合计占据总体业务规模的67.4%,并且随着国际工程承包市场项目出现大型化、综合化、复杂化的态势,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承揽大型项目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提高了在海外工程市场的竞争力,竞标成功的大型项目数量也不断提升。其中,2017年重点项目包括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承包的马来西亚东部沿海铁路一期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和由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承包的印度尼西亚美加达卫星城项目等;2018年的重点项目包括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包的尼日利亚尼铁现代化项目(拉各斯至卡诺)、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承包的埃及新首都二期建设项目、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包的阿联酋迪拜太阳能发电园区四期700兆瓦光热电站项目等。(www.daowen.com)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向高端市场转移以及向高端业务升级。目前,中国企业依托在项目技术储备、项目运营管理、跨行业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积极推进投资、建设和运营一体化的业务模式,有效提升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六)对外劳务合作助推全面脱贫

2017年,中国对外劳务合作行业派遣人数和期末在外人数均较2016年有所增长,总体呈现稳定发展的趋势,[25]2018年中国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派遣规模虽然受世界经济发展速度降低影响有所下降,但期末在外派遣规模却仍有提高。根据商务部数据,2018年中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共49.2万人,较2017年减少3万人,其中新外派人数最多的劳务输出地区为中国澳门;2018年末中国在外劳务人员总共99.7万人,较2017年同期增加1.7万人,总体来看日本仍是中国在外劳务人数最多的国家。截至2018年末,中国在外劳务人员主要是建筑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三个行业的劳务人员,共计72.9万人,占全体在外劳务人员的比重为73%。

四、中国对外投资的展望

虽然目前世界经济充满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国际贸易与投资受到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影响而遭遇阻碍,但是未来会出现的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源,新兴市场也会不断扩大。在这个变革到来的前夕,中国应坚持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实现制度性、结构性的改革,主动对接国际竞争环境,不断革新对外投资模式,升级对外投资结构,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市场投资,实现中国对外投资合作的高质量发展。

(一)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党的十九大要求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而全面开放不仅是要求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也要求中国企业大胆走出去。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 430.4亿美元,成为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但中国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仍旧不完善,导致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遭遇了政策风险、融资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本地化风险等。

为了提升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动力,降低对外投资门槛和风险,形成更好的对外投资新格局,政府部门将会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政策体系,加强规划引导,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引企业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服务体系方面,政府部门将会进一步落实“放管服”,减轻企业对外投资的阻碍,避免政府管得过多过死,从而打击企业投资积极性,同时也会提供更完善的公共服务,如及时发布统计公报、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对外投资合作报告等,避免企业因为信息不对称遭遇风险。

(二)对外投资向高质量投资转型

近年来,随着5G、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新兴产业的不断涌起,全球价值链分工和产业布局出现了一次革新的调整。中国制造业企业逐渐进入价值链上游,同时涌现出一批拥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均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跨国企业,这一批企业在对外投资中既具备资金能力,也具备管理能力,并善于通过海外并购降低创新成本,提升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他们在对外投资过程中不满足于之前常见的简单的“一槌子买卖”,而是更追求构建可持续经营的商业生态系统

由于中国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的独特优势,其对外投资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会向绿色经济、数字经济、跨境电子商务、金融科技等新经济领域方向转变,提升投资质量,占据全球价值链上游。

(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发展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已同哈萨克斯坦、埃及等国家签署了产能合作文件,同东盟、非盟等区域组织开展了机制化产能合作。同时,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进一步深化,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如泰中罗勇工业园、巴基斯坦海尔鲁巴工业园、匈牙利宝思德经贸合作区等效果显著,中阿(阿联酋)产能合作园区、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等也在逐步有序推进之中。这些投资合作项目不仅提升了东道国的产业结构,而且向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极大地提升了东道国的工业水平与民生福利,为东道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双边、多边合作的机制会使得全球化进程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会进一步深化。随着中国与越来越多的国家确立合作伙伴关系,“一带一路”建设将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中国企业在投资所在地成立合资公司等形式将增多,跨国并购成为主要投资方式,高科技领域、工业和消费领域将成为海外并购最为活跃的领域,这既能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结构提升,也能让中国推行新的对外开放战略,实现互利共赢。

【注释】

[1]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R].2018−02−14.

[2]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R].2019−02−21.

[3]中国财政部统计数据,http://gks.mof.gov.cn/zhengfuxinxi/tongjishuju/.

[4]中国商务部,http://zhs.mofcom.gov.cn/article/cbw/201805/20180502740111.shtml.

[5]中国商务部,http://zhs.mofcom.gov.cn/article/cbw/201905/20190502866408.shtml.

[6]中国商务部,http://zhs.mofcom.gov.cn/article/cbw/201805/20180502740111.shtml.

[7]中国商务部,http://zhs.mofcom.gov.cn/article/cbw/201905/20190502866408.shtml.

[8]中国商务部,http://zhs.mofcom.gov.cn/article/cbw/201805/20180502740111.shtml.

[9]中国商务部,http://zhs.mofcom.gov.cn/article/cbw/201905/20190502866408.shtml.

[10]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2018年6月10日发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EB/OL].https://www.ndrc.gov.cn/fggz/lywzjw/wstz/201806/t20180626_1046374.html.

[11]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修订说明[EB/OL].https://www.ndrc.gov.cn/fggz/lywzjw/wstz/201806/t20180629_1046379.html.

[12]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修订说明[EB/OL].https://www.ndrc.gov.cn/fggz/lywzjw/wstz/201807/t20180702_1046381.html.

[13]新华社.国务院印发《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10/16/content_5331223.htm.

[14]中国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谈2017年全年全国吸收外资情况[EB/OL].http://wzs.mofcom.gov.cn/article/wzyx/201802/20180202707265.shtml.

[15]中国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谈2018年全年全国吸收外资情况[EB/L].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tongjiziliao/v/201901/20190102832209.shtml.

[16]中国商务部数据中心,http://data.mofcom.gov.cn/lywz/inmr.shtml.

[17]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19[EB/OL].https://unctad.org/en/Pages/DIAE/World%20 Investment%20Report/World_Investment_Report.aspx.

[18]中国一带一路网.西方国家质疑中非“一带一路”合作,外交部:这些言论根本没有市场[EB/OL].https://www.yidaiyilu.gov.cn/xwzx/gnxw/83390.htm.

[19]中国一带一路网.西方国家质疑中非“一带一路”合作,外交部:这些言论根本没有市场[EB/OL].https://www.yidaiyilu.gov.cn/xwzx/gnxw/83390.htm.

[20]中国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201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EB/OL].http:// images.mofcom.gov.cn/fec/201810/20181029160824080.pdf.

[21]中国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201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EB/OL].http:// images.mofcom.gov.cn/fec/201810/20181029160824080.pdf.

[22]中国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201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EB/OL].http:// images.mofcom.gov.cn/fec/201910/20191030110615743.zip.

[23]中国商务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报告2017—2018[EB/OL].http://fec.mofcom.gov.cn/article/tzhzcj/tzhz/upload/dwcbgc2017−2018.pdf.

[24]中国商务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报告2018—2019[EB/OL].http://fec.mofcom.gov.cn/article/tzhzcj/tzhz/202005/20200502962930.shtml.

[25]中国商务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发展报告2017—2018[EB/OL]http://fec.mofcom.gov.cn/article/tzhzcj/tzhz/upload/dwlwhz2017−2018.pdf.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