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引导市场及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

引导市场及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情况下,省级政府是通过产业管理部门发布产业政策的,内容非常具体,指向非常明确。上海的《行动计划》对市场的引导作用是明显的,一是它并没有直接要求企业必须去做什么、怎么做;二是它对微观行为指出的是方向性的目标;三是它对市场是以间接指导性特性出现的,对于微观主体行为的导向必然使市场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导了市场。上海的《行动计划》所发出的重要信号是,企业应集中精力明确主攻方向,统一行动形成强大合力。

引导市场及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

一般情况下,省级政府是通过产业管理部门发布产业政策的,内容非常具体,指向非常明确。如上海市在2019年发布了智能制造行动计划,不仅提出了具体定位、目标,还提出了打造两个集群和六大行动计划,非常具有操作性。

阅读资料11

上海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

2019年上海市智能制造推进大会发布了《上海市智能制造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1年上海将打造成为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新高地、核心技术策源地和系统解决方案输出地,推动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发展。

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实现100项“卡脖子”的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关键部件首台套(首版次)突破;全力打造汽车电子信息两个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实施智能制造“六大重点行动”。持续实施重点领域补短板行动,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和核心零部件,攻克一批智能制造共性技术与软件,培育壮大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实现硬件更高端,软件更智能,集成更协同。

重点行业智能制造推广行动。推进汽车、电子信息、民用航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绿色化工新材料等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和新模式应用,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高端化,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www.daowen.com)

平台载体提升行动。打造“一核一带”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一核”是临港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中心,“一带”是由浦东、闵行、嘉定、宝山、松江等区域形成的智能制造近郊产业带。

区域协同发展行动。推动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发展,在标准制定、应用示范、产业链对接、人员互访交流等方面全面深化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快上海企业走出去步伐。

新兴技术赋能行动。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在智能制造的深度应用,建立若干个典型应用场景,实现5G广泛应用、AI深度赋能、数据全面驱动。

跨界融合创新行动。把握设立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的发展机遇,创新智能制造产融合作模式,推进智能制造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实现多维一体,机制创新,跨界融合。

上海的《行动计划》对市场的引导作用是明显的,一是它并没有直接要求企业必须去做什么、怎么做;二是它对微观行为指出的是方向性的目标;三是它对市场是以间接指导性特性出现的,对于微观主体行为的导向必然使市场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导了市场。指向相对明确的产业政策会对企业组织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随着产业层次的提升,单一企业要完成产品的研发到推广至市场已经不可能,于是分离出专门的科研开发和实验机构,生产环节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一极向大规模企业集团化方向发展,一极向专业化细分方向发展,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代工企业。

上海的《行动计划》所发出的重要信号是,企业应集中精力明确主攻方向,统一行动形成强大合力。这既引领了今天的产业又预期了未来的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