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优化物业管理项目的内部控制?

如何优化物业管理项目的内部控制?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部控制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内部控制制度应涵盖物业管理项目的所有业务、所有岗位,并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作为物业管理项目的管理人员,了解一些内部控制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意到,很多在物业管理项目出现的管理问题,都与这些工作人员缺乏内部控制的知识有关。

如何优化物业管理项目的内部控制?

1.设计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2)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涵盖物业管理项目的所有业务、所有岗位,并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3)协调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要符合公司的中、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与公司其他管理控制制度相互协调,注重制度的整体实施效果。

4)经济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应当处理好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以合理地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5)时效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要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经营管理的需要,不断评价和及时更新。

2.广义的物业项目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指为了保证各项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范、规避经营风险,防止欺诈和舞弊,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所制订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业务操作程序、管理方法与控制措施。作为物业管理项目的管理人员,了解一些内部控制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意到,很多在物业管理项目出现的管理问题,都与这些工作人员缺乏内部控制的知识有关。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应当达到以下目标:建立和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保证国家法律、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及公司经营方针在物业管理项目中的贯彻落实;遵守涵盖物业管理项目所有业务、所有人员的预算控制体系;保证所有业务活动均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促使物业管理项目的经营管理活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保证对资产的记录和接触、处理均经过适当的授权,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并有效发挥作用,防止毁损、浪费、盗窃并降低减值损失;保证所有的经济事项得到真实、完整的反映,使会计报告的编制符合《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账面资产与实物资产核对相符。

3.项目内部财务相关控制(www.daowen.com)

以上我们讲的是广义的内部控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谈到的内部控制,往往是狭义的内部控制,即与财务相关的内部控制,一般是指涉及货币收支,财产物资的收发、保管和商品购销等业务工作,应规定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掌管,以达到相互制约、相互稽核、相互验证的一种工作制度。

一般而言,物业服务企业针对物业项目的内部控制方法主要有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实物资产的内部控制和收费管理的内部控制三种。

4.贯彻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1)机构分离。对各业务部门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分工,一项经济业务理应由几个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分别完成,不能由一个部门或人员包干到底。

2)职务分离。有权批准某项业务的职务与具体办理该业务的职务要分离,一个人不能自己批准自己办理某项业务。

3)钱账分离。出纳人员负责货币资金收支业务。出纳人员不得兼管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记账工作,即管钱不管账。

在物业管理实践中,一般是实行管钱不管账,管账不管钱;出纳人员由公司指定具有当地常驻户口人品好,有一定专业素质且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出纳人员和会计人员互相制约、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出纳人员(含驻外机构)的任用须经公司研究确定(驻外机构出纳人员还须另报公司财务部备案)。

4)账物分离。保管人员负责实物管理,只负责登记收发实物账,不得兼管财务记账工作。记账人员负责记账工作,不得兼管实物保管工作。即管账不管物,管物不管账。

5)复核制原则。对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公司内部要有一套复核制度,以此来保证经济业务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