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节约流通费用的实用方法

节约流通费用的实用方法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上一般把社会物流总成本划分为运输费用、保管费用和管理费用部分。总体来说,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流通产业而言,我国的流通效率较为低下。而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则高达57%至80%,从而使得汽车空驶率可控制在5%以下。物流效率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企业的流通成本偏高。

节约流通费用的实用方法

1.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用于物流的费用总支出与GDP的比率。该指标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物流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国际上一般把社会物流总成本划分为运输费用、保管费用和管理费用部分。总体来说,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流通产业而言,我国的流通效率较为低下。目前先进国家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大概为9.5%~10%左右,一般类商品的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10%~32%左右;但我国的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大概为16.7%~20%,一般类商品的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则达50%~60%(吴建国,2009;宋则等,2010;耿莉萍,2010)。

2.商品周转缓慢,产品大量库存积压

据有关资料显示,1990~1998年美国、日本德国制造业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额的1.3%~1.5%,非制造业(含批发、零售业)库存平均只占销售额1.14%~1.29%。我国2004年末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库存占其当年销售额的比重为6.37%(刘东明,2011),200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90351.5亿元人民币,工业产品的产销率为98.18%,而全国工业产品新增库存达1644.39亿元人民币,占2006年全国GDP的0.79%(吴建国,2009)。(www.daowen.com)

3.运输资源浪费,运行效率差

中国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仅为18%左右,大部分企业使用的是传统的物流模式,即各生产制造企业自行负责各自产品的运输,这种分散的物流模式各成体系,造成了大量运输能力的浪费。据有关业内专家介绍,我国汽车的空驶率达37%左右,其中,生产企业为34.7%,商业企业为38.5%。而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则高达57%至80%,从而使得汽车空驶率可控制在5%以下。物流效率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企业的流通成本偏高(吴建国,2009)。

中国物流的一个突出问题表现在工业企业自设采购、库存、储运和销售机构,这种游离于市场交易之外的非社会化物流运作在全部物流活动中所占比例过高,各类车辆平均跑空率接近40%,而根据对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调查,工业企业通过外包物流服务,平均可以节约39%的物流成本(赵凯等,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