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筑产品成本分类方法

建筑产品成本分类方法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有关条件超过某一限度时,固定成本可能会发生突变,这时计算建筑产品成本要特别加以注意。为了使单位产量中的固定成本尽可能低,就要在固定成本不发生突变的界限内尽可能扩大生产能力。边际成本提供了企业产量增减对损益的变动影响。

建筑产品成本分类方法

1.按成本作用不同分类

建筑产品成本按成本作用不同可分为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

(1)预算成本

预算成本是以施工图预算为依据,按一定预算价格计算的成本。它是企业经济核算的基础,是控制成本支出、检验成本节约或超支的标准,是安排施工计划、供应材料的重要参考。

(2)计划成本

计划成本是指企业为了明确和保证完成降低成本任务,在工程预算成本的基础上,具体考虑各项工程的施工条件,制订积极可行的技术组织措施,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和厉行增产节约的经济效果后编制的成本计划,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降低成本计划。计划成本反映的是企业的成本水平,是建筑企业内部进行经济控制和考核工程活动经济效果的依据。计划成本与预算成本比较的差额,是企业的计划降低成本额;与实际成本比较,可以考核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3)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是指建筑安装工程实际支出费用的总和。它是反映建筑企业经营活动的综合性指标。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比较,可以反映工程的盈亏情况;与计划成本比较,可以作为企业内部的考核依据。实际成本能较准确地反映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以及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等贯彻执行的情况。

这三种成本是根据建筑产品的技术、经济特点产生的特殊的经济核算形式。由于预算成本是以预算定额为基础确定的,施工中实际成本费用的开支是以施工定额为基础编制的施工预算来控制的,而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事实上的“富余”,因此,只要按施工预算控制费用开支,实际成本一定会低于预算成本。只有时间成本低于计划成本,企业才算完成了成本降低计划,实现了计划利润。企业要获得盈利并实现计划利润,其核心和正确的途径是降低成本,而绝不是在编制确定预算价格的施工图预算时采用高估冒算、定额套高不套低、提高计费标准等不正确的方法。

2.按成本与产量的关系分类

建筑产品成本按成本与产量的关系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

(1)固定成本(www.daowen.com)

固定成本是指总成本中不随企业经营状况施工工期、产量变化而变化的一类成本,如固定资产折旧费、租金企业管理费中的有关项目。固定成本往往是与一定的生产条件、生产规模相联系的。当有关条件超过某一限度时,固定成本可能会发生突变,这时计算建筑产品成本要特别加以注意。由于固定成本与产量无关,所以产量越高,固定成本在每个单位上分摊的比例就越低。为了使单位产量中的固定成本尽可能低,就要在固定成本不发生突变的界限内尽可能扩大生产能力。

(2)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总成本中随产量或时间而变化的一类成本,如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有关费用。若变动成本和有关变量之间存在按相同比例变化的关系,称为线性变动成本,如材料费、构配件费等与产量的变化呈线性关系,机械台班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工资等可能与时间的变化呈线性关系。

3.按成本用于经营决策的分类

建筑产品成本按成本用于经营决策的不同,可分为边际成本、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三种。

(1)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值。边际成本提供了企业产量增减对损益的变动影响。

(2)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在有两个生产方案同时选择时,采用其中一个方案的结果意味着放弃另一个方案所能得到的收益。把这个未实现的收益看作成本,即为机会成本。因此,在对多个生产方案进行比较时,可按准备采用的方案所能得到的收益与机会成本之差是正值作为决策原则。

(3)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由以往所决定而非现在所能灵活调剂的那部分成本。以沉没成本为出发点选择生产方式或分析产品成本时,不考虑过去实际发生的损益情况,而主要着眼于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