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市场与生产同步的有效作用及经济危机的解决

市场与生产同步的有效作用及经济危机的解决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市场的这些积极作用只在一定范围内即市场与生产同步变化的范围内,才是有效的。[37]市场与生产的这种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得最为典型,其表现形式就是经济危机的爆发。[38]资本主义市场与生产的矛盾,最后只能通过经济危机来强制性地得到解决。

市场与生产同步的有效作用及经济危机的解决

第一,市场为生产提供前提条件。生产的进行需要的大量生产资料只有在市场上才能得到,“货币再转化为生产的客观要素或生产的客观条件,是以这些条件已经存在为前提的。这种转化形成各种不同的市场,生产者就在这些市场上在商人手里找到商品形式的生产条件;这些市场(同劳动市场并存)根本不同于为直接的、个人的、最终的消费服务的市场。”[33]

第二,市场是大生产的生存条件。这是因为,进行大工业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来自于市场,而大工业生产所产出的大量产品只有通过市场才能销售出去,离开了市场,大工业生产就无法生存。“一旦工场手工业(尤其大工业)相当巩固了,它就又为自己创造市场,夺取市场,一部分是采用暴力手段来开辟市场,但市场是它用自己的商品本身来夺取的。以后,商业就只不过是工业生产的奴仆,而对工业生产来说,市场的不断扩大则是它的生活条件,因为不断扩大的大量生产不受现有的商业界限(就商业仅仅反映现有需求而言)的限制,而是仅仅受现有的资本量和劳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它不断地使现有市场商品充斥,从而不断地促使市场界限扩大和改变。”[34]

第三,促进生产的发展和分工的深化。在市场上,生产者得以出售自己的产品,并用所得的货币购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资料,这就保证了再生产的连续进行。同时,生产者通过市场购买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使自己和家庭多种多样的需求得到满足,就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去从事自己的专业生产,推动社会分工发展。马克思指出:“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生产也就分得更细。”[35](www.daowen.com)

第四,有助于缩短流通时间。马克思指出:“流通时间的缩短(只要这不是由于把产品运往市场所必需的交通工具的发展),部分地是由于开拓了延续不断的市场,因而是不断扩大的市场,部分地是由于发展了经济关系,发展了资本借以人为地缩短流通时间的那些形式(一切信用形式)。”[36]这是因为,随着市场的扩大,交换的领域、范围和类型随之扩大,人们选择的余地和视野也随之扩大,这就会加快商品的转手;同时,在货币市场金融市场上随着各种信用形式的发展,结算手段更加方便,结算方式更加简单,结算时间大为缩短,在赊购和记账的条件下,甚至不需要当场支付货币就可以购买商品,这无疑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速度。流通时间的缩短,意味着资金周转速度的加快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不过,市场的这些积极作用只在一定范围内即市场与生产同步变化的范围内,才是有效的。如果市场与生产不相一致,则又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马克思指出:“假如市场的扩大与生产扩大步伐一致,就不会有市场商品充斥,不会有生产过剩。但是,只要承认市场必须同生产一起扩大,在另一方面也就是承认有生产过剩的可能性,因为既然市场和生产是两个彼此独立的因素,那么,一个扩大同另一个扩大就可能不相适应,市场的范围对于生产来说可能扩大得不够快,新的市场——市场的不断扩大——可能很快被生产超过,因而扩大了的市场现在表现为一个界限,正如原来比较狭窄的市场曾经表现为一个界限一样。”[37]市场与生产的这种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得最为典型,其表现形式就是经济危机的爆发。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发展,“市场必须不断扩大,以致市场的联系和调节这种联系的条件,越来越采取一种不以生产者为转移的自然规律的形式,越来越无法控制。”[38]资本主义市场与生产的矛盾,最后只能通过经济危机来强制性地得到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