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肃农业农村面临人才不足挑战

甘肃农业农村面临人才不足挑战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在人才支撑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农业农村的人才流失和供给不足又非常现实。根据对我省部分农业农村情况的调查,这方面的挑战主要来自如下几个方面:1.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与东部差距很大。2019年,全国为10.7年,东部地区在12年以上,甘肃为9.65年,差距非常大。目前,甘肃全省农村户籍人口比例不到53%,直接在农村或者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估计在40%。

甘肃农业农村面临人才不足挑战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在人才支撑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人才需求在不断增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完成扶贫攻坚任务,需要一大批人才作为支持条件。另一方面,农业农村的人才流失和供给不足又非常现实。根据对我省部分农业农村情况的调查,这方面的挑战主要来自如下几个方面:

1.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与东部差距很大。根据历史数据测算,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年提高0.1个百分点左右。2019年,全国为10.7年,东部地区在12年以上,甘肃为9.65年,差距非常大。如果按照农村实际留下来的劳动力结构来测算,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值会更低。2019年,全省常住人口为2599.55万人,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48.37万人,平均每万人拥有数只有95.54人。

2.农村家庭拥有人才流失严重。2019年,全省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8人,农村家庭在5人左右。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外出打工,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我省2018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29.5万人,2019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18.5万人,大部分是农村劳动力。问题的严重性在于,目前我省大多数农户基本没有中青年种田能手和养殖能人,农村劳动力不仅仅是年龄老化,知识和技能结构也在老化。

3.现行农业农村的发展环境,对中青年农民缺乏吸引力,未来谁当农民的问题依然很严重。目前,甘肃全省农村户籍人口比例不到53%,直接在农村或者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估计在40%。由于大量中青年成为农民工,致使农村大部分劳动力的年龄提高到50岁以上,而且以女性劳动力为主。农业生产成本高、风险高、强度大以及农村生产发展和生活环境差等,都成为影响年轻农民留在农村的因素。(www.daowen.com)

4.农村现实劳动力平均年龄持续上升。根据抽象调查与统计分析,目前,我省农村40岁及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52.1%,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2.4%,2019年农村就业人口为892.79万人,占全省劳动力总量的57.61%;如果减去农民工,实际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约300万,占全省劳动力总量的1/4。问题的关键不是总量不足,而是结构太低,知识层次和技能层次都处在下降状态。

5.传统的鼓励人才“下乡”政策和措施缺乏含金量。近年来,省委和省政府以及主管部门也比较关注农业农村人才工作,2018年3月23日甘肃省人民政府颁布了《甘肃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2018年6月省政府又通过了《甘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这些规划和政策明确提出,要加快培养一批有号召力的“带头人”、懂技术的“土专家”、善耕作的“田秀才”。但是,政策的原则规定比较多,实际的“投入”又比较少,含金量和实际作用有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