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分析:离岸人民币市场汇率波动特征自汇改以来

分析:离岸人民币市场汇率波动特征自汇改以来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11”汇改以来,离岸市场的波动性显著增加,汇改当月离岸人民币汇率波动率高达10.97%,而在2016年1月甚至出现人民币汇率单日下跌幅度达400至500基点的情况。而“8·11”汇改后这种短期波动对在岸市场的影响作用将更为突出。

分析:离岸人民币市场汇率波动特征自汇改以来

一是政策因素影响市场预期,人民币汇率呈现阶段性贬值走势。纵观“8·11”汇改后的离岸市场走势,可以发现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主要出现在几个标志性事件节点:“8·11”汇改公布后、2015年11月底宣布人民币进入SDR货币篮子、12月美联储加息央行公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及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8·11”汇改前后,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压力更多来自于之前关注美元所带来的被动升值效应;2016年年初的下行走势更多反映出市场参与者对人民币贬值预期的情绪,特别是离岸市场中投机资本的消极卖空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贬值预期和市场波动;2016年5月后受避险情绪和英国脱欧等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再次震荡下行。面对美元加息的背景,“8·11”汇改可以视作应对人民币贬值压力的前瞻性调整,在逐步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定价模式后,离岸在岸市场汇差呈现逐步收敛趋势。

二是离岸和在岸市场人民币的大幅汇差引发阶段性的套利交易。从特定角度看,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和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这两种汇率报价分别反映了管理者对人民币波动区间的意愿和境外机构对未来走势的判断。从“8·11”汇改到2015年年底,境内外日均汇差约为440基点,2016年1月6日,两地的汇率差异甚至一度扩大到1600基点左右,这种汇率差异一方面反映出市场对汇率贬值预期的分歧,另一方面也会引发大量套利交易。从理论上来说,套利者可以通过贸易项目将离岸市场买入的人民币划转至境内贸易账户,先按照较高的在岸汇率兑换为美元,再流转至境外。如果两地汇差收益能够抵补交易成本,通过这种套利模式可获得无风险收益。现实中也不乏境内企业通过境内购汇再到离岸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Non-deliverable Forwards,简称NDF)市场结汇获得汇差收益。从汇差套利交易模式看,这种套利交易本身就会带来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它与人民币的卖空运作更是紧密联系。在央行的系列政策措施下,2016年上半年两地汇差逐渐收窄,日均差价约为161基点,反映出人民币汇率预期的有效改善,跨境套利得到抑制。(www.daowen.com)

三是离岸汇率波动率大幅提高。“8·11”汇改以来,离岸市场的波动性显著增加,汇改当月离岸人民币(CNH)汇率波动率高达10.97%,而在2016年1月甚至出现人民币汇率单日下跌幅度达400至500基点的情况。在离岸市场中出现的汇率波动性急剧加大,一方面存在国际投机资本借助人民币衍生品利用高波动率进行获利的因素,另一方面则对在岸市场人民币中间价管理形成了一定的影响。虽然在岸市场人民币(CNY)和CNH市场的参与者、监管机构和价格形成机制有所不同,但两个市场之间的价格关系紧密联系。与在岸市场严格的管理机制相比,离岸市场的外汇监管相对宽松,外汇交易中的一部分也逐步演化为对冲资产价格风险,甚至引发套利交易,这种外汇交易功能的转变无形中加大了离岸市场的短期波动。而“8·11”汇改后这种短期波动对在岸市场的影响作用将更为突出。在“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下,离岸市场的汇率波动会间接影响在岸市场收盘汇率价格,进而影响到第二天的中间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