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度解析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深度解析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一种发展观,消除贫困,积累社会财富,推动社会的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不断前进,这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使命。倡导可持续发展观,旨在呼吁人类控制和调节自己对自然界的行为,节约资源消耗,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坚持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对“代际公平”的考虑。

深度解析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无论是基于生态危机会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威胁的考虑,还是基于将自然界视作道德主体的生态伦理学视野,人们都认为应当实现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范式转变,以生态理性代替经济理性,毕竟人只有控制自己的行为,保证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社会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社会成员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保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运行,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所确定和追求的目标是,要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不危害后人生存发展的前提下,保证人类各种需要的满足和个人全面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可概括为: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三者能否有机统一的关键就在于人。我们要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视为既是统一的整体,又是相对的共存,更是一个互为的系统,从而实现知识经济社会高质量、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倡导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影响另一部分人的发展,这一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下一代人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不能损害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健康发展。如果我们进一步挖掘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的话,可以发现它主要包含以下具体的含义。

第一,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的是发展,把消除贫困当作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发展是这个世界的永恒主题,一个事物若是丧失了发展的动力,那么只会走向衰亡与没落。对于近代社会而言,发展意味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与信息社会转型基础上的进步过程。关于“发展”这个词汇,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事物的一种运动状态,专门指事物前进的运动,而不是倒退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逐渐转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事物往往由旧变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落后变先进。最初人们往往将发展单方面理解为经济的发展,后来才意识到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可持续发展观依然属于发展观的范畴,并非摒弃了发展,而是超越了原来的那种只注重经济发展的单向度发展观,转变为既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面貌的革新,又要良好的生态环境的一种发展观。作为一种发展观,消除贫困,积累社会财富,推动社会的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不断前进,这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使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纷纷获得了独立,由于受到长期殖民统治时期内的经济盘剥与压榨,这些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经济落后,工业化程度低、进展慢,需要快速地发展以赶上发达国家的前进步伐。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发达国家毕竟为数相对较少,而占全世界国家和人口80%的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1990年起每年发表一份不同主题的《人类发展报告》。可持续发展将目光聚焦于发展,旨在改变发展的方式方法以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第二,可持续发展观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环境的自然层面是其社会层面产生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而并不仅仅是一种受动的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和媒介。由于农业社会最为普遍的生产形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社会化的大生产活动比较少,劳动工具的落后使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因此自然资源的平均消耗速度缓慢,对生态环境不构成根本性的破坏,大部分自然资源可以通过较长一段时间来实现自我的再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人们不必担心自然资源够不够用的问题,也不必考虑今日的消耗是否构成对子孙后代享用生活资料的威胁。

但是经过工业社会的长期发展,情况出现了全面的转变。借助于各种先进的机器进行的社会化大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使自然资源的消耗成倍地增长。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更新劳动工具的性能,大大拓展了人们对自然界的开发与利用。人类主体意识的膨胀以征服自然、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为表现途经,其必然导致的两难境地是:一方面,当代人依旧不满足于现今所获取的生活资料;另一方面,自然资源呈现稀缺的发展态势。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自然资源还可以开采和利用多久?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问题,地球上的很多自然资源都面临在未来逐渐枯竭的局面。倡导可持续发展观,旨在呼吁人类控制和调节自己对自然界的行为,节约资源消耗,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应当通过充分利用知识和信息资源,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附加值,低成本地不断创造财富,使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不再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极度依赖和严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而是强调对自然资源的“低耗高效运用”,强调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这对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与此同时,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前提。

第三,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代际之间的机会均等,要处理好当代人与未来人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享有的正当的环境权利,即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和具有清洁、安全、舒适环境的权利,未来人也应该同样享有。我们需要思考:现存的自然资源照此发展下去,能不能满足今后我们子孙后代的日常生活需求?我们应当如何处理当代人利益与未来人利益的关系?当代人的幸福是否要以牺牲未来人的幸福为代价?反思的结果是:依照目前对自然界开发的速度和程度,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某一天消失殆尽,并将严重威胁我们子孙后代的生活与生存;我们这一代人不能过于自私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还应当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当代人的幸福绝不能依靠牺牲子孙后代的幸福来获得。坚持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对“代际公平”的考虑。“代际公平”指的是当代人和后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均等,也就是说,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的自然资源。在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上,如果按照“个体本位”的思路,人们只会考虑个人的现实利益,每个人在自己有限的几十年光阴里充分地享用身边的自然资源;如果按照“群体本位”的思路,人们又只会考虑到当代人的物质需求,当代人可以尽可能多地占有生活资料;如果按照“类本位”的思路,人们就会考虑未来人的生存需要。因此,只有从人类种族繁衍的高度出发,真正坚持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有序再生,从而为未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打下扎实的根基,才能在实现当代人发展的同时保障后代人发展的权益。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呼吁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要求人们在生产时要尽量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时要尽量多使用、少排放。按照可持续发展观,我们应当合理地生产和适度地消费。众所周知,西方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大规模的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资本家在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中不断组织工人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总值,以期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那么是否生产组织得规模越大就越好,生产的产品越多就越好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无限制地扩大生产规模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粗放型的生产方式,资源投入量大,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又很低劣,同时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我们现在走工业强国的道路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需要社会化的大生产,但是我们也要明确一点,那就是这种社会化的大生产不是盲目的、无限制的,而是以生态为导向的。(www.daowen.com)

在马克思那里,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一区别就在于人的生产的全面性。人的生产并不是像动物那样按照自己肉体的需要来进行生产的,即“只是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18],而是要按照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组织生产的。此外,人的生产的全面性的根本标志是“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19],也就是说,人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只是考虑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要顾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和发展,要使自然界保持一个总体的生态平衡状态。

随着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和程度加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消费理念不断冲击着我国传统的消费理念。当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盛行的是“消费至上主义”,这一消费理念使“消费资本主义”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趋势之一,其所推崇的核心价值观即以“物”为中心,以“商品”为人们生活的指挥棒。这种价值观的错位很容易导致人们在生活体验上的一种误区,即似乎人对物、对商品的占有越多,他或她生活的幸福指数就越高。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将一个“消费型的社会”的不稳定性直接呈现在世人面前。资本主义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乃至在整个西方世界,随着新自由主义及其他各种资产阶级思潮的广泛流行,越来越把人看作充满着“物欲”的“经济动物”。在社会外界的源源不断的诱惑之下,很多人即使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也冒险用将来可能挣到的钱提前去消费,最终导致了个人的破产、银行的垮台,甚至是国家整个金融体系的瘫痪。毕竟靠借贷来维持消费具有太大的风险性,一旦支付链中的某一个环节断裂,就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在消费主义、享受主义、现实主义等价值理念的导向下,往往会造成社会产品的浪费现象,并间接引起自然资源的浪费。强调可持续发展观,我们必须要学会控制自己的私欲,把消费活动看作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主体和目的。

第五,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们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对待自然界的态度,将自然当作一个需要人类赋予道德关怀的对象性存在物,建立起生态伦理与新的价值标准,同时将自然由传统的客体位置转变到主体的位置上来。在人与自然这对传统关系中,人们过去所持的态度一直是人作为唯一的主体要向大自然宣战,鼓励人们面对自然的挑战之时无所畏惧,将征服自然作为人类的目标与荣耀。马克斯·舍勒指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征服自然的冲动或意志,是使现代人与存在相联系的第一步。”[20]一般而言,我们可以把存在理解为涵盖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一切存在者或存在物。人身上则融合了这双重存在特性,并且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在逻辑上是先于社会存在的,但毕竟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不难看出,舍勒这里的“存在”既包含人诞生于其中的自然存在,又是对人作为社会存在的指认。他把现代人对自然的欲求与人的存在的双重特性联系在了一起,而连接两者的纽带无疑是人的实践活动。

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主导下,人们恣意开展以大自然为对象的实践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几乎没有底线。而在当今世界,情况早已不同,面对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中心主义”这一论调显然变得越来越牵强,各种生态伦理主义者开始对其进行集中地批判。“非人类中心主义”学派是其中的主流学说,它大致分为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两个谱系。个体主义以辛格、雷根及泰勒为代表,整体主义包括克利考特、罗尔斯顿及奈斯等人。以罗尔斯顿为例,他在《环境伦理学》中详细地论述了大自然所承载的多种价值。他提倡遵循自然、尊重自然:“一种冲突的伦理——人作为掠夺自然资源的征服者——必须转变成一种互补的伦理:人应以满意和感激的心情栖息于大自然中。”[21]在这些相关学者的视线中,自然成了道德的对象和主体之一。生态伦理或者说环境伦理赋予了大自然道德的权利,提升了自然的地位,使其与人类平等,这是对传统人与自然关系的回归。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生态伦理、环境伦理,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主张合理地组织生产,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少地掠取自然资源。我们要将自然环境纳入到人所特有的道德体系中来,并尝试用道德观念来束缚人对自然界肆无忌惮的实践行为。

如上所述,可持续发展观包含丰富的意蕴,它是一种新型的发展观,强调发展的限度,关注发展本身能否继续下去的问题,是发展观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变化。可持续发展观一经提出便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各国政府与舆论的极大重视,成为自媒体时代被广泛使用的一个词语。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这反映了人类对自身以前走过的发展道路的怀疑和反思,也反映了人类对今后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的憧憬和向往。人们逐步认识到沿袭过去的发展道路必将造成不可持续的发展,因而是不可取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面临的必然选择。人类的这一次反思是深刻的,反思所得到的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正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世界不同经济水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得到普遍认同的根本原因。”[22]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宗旨,要求人们改变原有的价值导向,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自然,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真正的换位思考,即提升自然的主体地位,使其与人类主体平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