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PFBCS设计过程模型的特点解析

PFBCS设计过程模型的特点解析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6扩展的PFBCS模型中的三方交互情境设计过程的不良结构和基于情境的特征,使得设计过程极其复杂,设计的目的都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发生变化,功能和目的都是在设计情境中不断建构的,客户往往都希望设计师能够提出令人振奋的设计方案,而不是完成客户自己的预想。

PFBCS设计过程模型的特点解析

产品设计过程一般具有两个重要的基本特征,即不良结构(Ill-structured)和基于情境(Situated),基于产品符号认知的设计过程在这两个方面的特征都十分明显。

(1)设计过程模型的结构特征

工业设计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在设计过程的起始阶段,很难明确定义设计的初始状态和结束状态,也没有清晰定义设计问题的解决过程,专业设计师一般习惯采用独特的个性化的方式来构造和解决设计问题,很难有一个具体的通用设计过程能满足所有设计任务的要求。因此,设计过程很难被结构化,一般认为设计过程是不良结构的。

扩展的PFBCS框架模型描述了所有可能的设计步骤,但设计师在工业设计阶段是自由创造和发现问题与解决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具体的设计过程表现为不同设计概念间的转换和映射,比如“意图→功能”“功能→行为”“功能→认知”“认知→结构”等,而不是包括所有设计步骤。设计师根据自身的特点关注不同的角度,具有不同的设计倾向,获取不同的设计概念和方案。

(2)设计过程模型的情境特征

设计活动总是发生在某个环境中,并且受到环境的约束和影响,这个环境就是设计情境(Design Situation),设计活动本身就是基于情境的行为(Situated Acts)。情境往往被定义为某人对现状、目的、可能的行动、处理问题的方法手段的主观感受,设计情境正是设计行为所处的环境及与设计相关的所有信息的总和。一般认为,设计情境的特征主要有:情境伴随着时间发展,不可能在后续的设计中完全重复已经经历过的设计过程;后续设计行动的效果很难准确预测;设计情境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不可能对情境有一个固定的表达;每一个对情境的表达,都是对情境的一种解释;设计师无法绝对客观地描述情境,他正在创建自己所处的情境。(www.daowen.com)

作为工业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总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中:持续地面对每一个感知到的具体设计意图和问题,不断地预期、提出和借助绘图、注释等方式表现预期的功能、行为、认知及物理结构方案,不断地解释提出的方案,并与设计意图进行比较。因此,设计情境涉及互动的三种类型要素,即预期的(Expected)产品属性、外部的(External)产品物理结构、解释的(Interpreted)产品属性,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如图4-6所示,扩展的PFBCS设计过程模型具体描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图4-6 扩展的PFBCS模型中的三方交互情境

设计过程的不良结构和基于情境的特征,使得设计过程极其复杂,设计的目的都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发生变化,功能和目的都是在设计情境中不断建构的,客户往往都希望设计师能够提出令人振奋的设计方案,而不是完成客户自己的预想。也正因为如此,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才能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产品。正如建筑师德尼斯·拉斯顿(Denys Lasdun)的观点:设计有时带给用户的并不一定是他们之前所期望的东西,而是当用户接受它时,会认识到这就是他们一直梦寐以求的产品。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概念设计的过程没有共同的特征,不能被系统研究和描述。设计的过程模型有助于设计师获取不同的满意解。设计师可以借助设计过程模型,把复杂的、混乱的设计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简单问题模型,对问题分解的具体方式会受到设计师个人的经验、偏好和领域知识的影响。一般认为,“设计是一种反思性实践,在知识上是硬性的、分析的,部分可形式化的,部分经验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