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舟子的喃喃:探寻舟子真实身份的尊称之谜

舟子的喃喃:探寻舟子真实身份的尊称之谜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舟子用“相公”称呼作者,是充满尊重的。可是,历年来,人们都把舟子看作俗人,说“痴”是俗人之见,实际是因为舟子是个下人,不肯和他深入对话的原因。

舟子的喃喃:探寻舟子真实身份的尊称之谜

山东烟台市实验中学 陈东生

生:“喃喃”是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表明舟子心怀不满,抱怨作者。

师:抱怨什么呢?

生:抱怨作者大冷天出来看雪,让自己跟着受冻。

生:抱怨作者等人喝酒,却不让自己也喝口御寒。

生:在骂作者等人痴呆傻,这样寒冷的天气不在家“猫”着,出来看雪,并且还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师:从“喃喃”品出不满,从哪儿能品出舟子的“辱骂”?

生:“痴”,应该是贬义词。

师:带“痴”字的贬义词有哪些?

(生列举痴呆、白痴、痴心妄想、痴人说梦等)

生:老师,“痴”也可以贬义褒用。比如痴情、痴迷、痴爱、痴心、如痴如醉等。

师:看来,单凭一个“痴”字判定舟子的心理是不充分的。大家再咀嚼一下,还能品出什么味道来?

生:我觉得不是辱骂,而是赞叹。请看“相公”一词的解释:旧时对文人的尊称。舟子用“相公”称呼作者,是充满尊重的。

生:既是赞叹,为什么不大声说,而要小声说?

生:可能觉得自己是下人,不应该随便说话,又忍不住心中的敬意,所以“喃喃”。

师:你是说,“喃喃”是舟子内心敬佩之情的自然流露?

生:是的,是自言自语。

生:老师,我觉得舟子是在对作者说,“不要说相公您痴情,还有像您一样痴情的人啊”。

师:我们把原句改成“莫说他痴,更有痴似他者”,比较一下两句话的表达效果。

生:不要说他痴情,想不到还有像他一样痴情的人。这才是自言自语。

生:这样也能读出敬意,只是表达的力度不如原句。(www.daowen.com)

生:嗯,从“相公”一词上,的确可以感受到舟子的赞叹。

生:句末感叹号也有啧啧称赞的意味。

生:是啊,如果是自言自语,句末应用句号。

师:看来,舟子真是觉得下人不该多嘴,可是内心充满敬意,忍不住弱弱地对着作者轻声赞叹。来,齐读一下,读出这种矛盾心理,并思考:舟子赞叹、敬佩作者什么?

生:敬佩作者“痴”,对雪一片痴情。

生:痴迷于白雪皑皑的世界,大冷天出来看雪。

生:面对“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阔大世界,如痴如醉。

师:是啊,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不过,痴迷于此的还有亭上的两个人,两相比较,舟子更敬佩谁?

生:亭中二人。从“更”字可以读出。“更”是“还”的意思,表示更进一步。

生:老师,我觉得作者用“更”字不是说舟子更敬佩亭中二人,而是说亭中二人的行为引发舟子的惊讶。在舟子眼里,作者痴迷看雪,是个特例,由衷敬佩;在亭中看到二人不畏严寒,边对坐饮酒边看雪,敬佩之余,心生惊讶,就想,他们为什么这样痴迷看雪呢。

师:是啊,舟子知道作者痴情于雪,亭中二人的行为又引发舟子的惊讶,想进一步知道作者痴迷看雪的“所以然”,这在“更”字上体现出来。

生:舟子对作者“喃喃曰”,似乎正是想让作者说说痴迷看雪的原因。

师:“喃喃”形神兼备地写出了舟子当时的情态,你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吗?

生:一边撑开船,一边用敬佩的目光望着作者,弱弱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情,原来还有跟您一样痴情的人呢!”见作者像没听见似的不理不睬,于是一路划船,一路低头思索,嘴里还情不自禁地咕哝着:“他们为什么这么痴迷看雪呢?为什么呢?”直到船头触到岸边才如梦方醒。

师:很好,你形象地描绘了舟子当时的情状,使我们如临其境。根据他的描绘,谁来评价一下这个舟子?

生:舟子极想走近张岱,又感觉低人一等,不敢明问,只好“喃喃”,他很难为情。作者如果放下清高,是可以和舟子成为知音的。

师:你很体谅舟子,也算是舟子的知音了。

生:我觉得也可以用“痴”评价舟子,他也是一个“痴情”的人。

师:的确,“喃喃”中有敬佩与赞叹,有惊讶与不解,也有想走近又不敢的矛盾心理。舟子执着、专注地想走进作者的心灵,达到浑然忘我的境界,显出他本真自然的可爱性情,用“痴”来形容他也是很恰当的。可是,历年来,人们都把舟子看作俗人,说“痴”是俗人之见,实际是因为舟子是个下人,不肯和他深入对话的原因。希望我们今后阅读不要戴有色眼镜,也不要人云亦云、随声附和,而要咬文嚼字,读出自己的见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