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气质与行为的优化方式与策略

气质与行为的优化方式与策略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的某些特点是随着遗传与生俱来的,使得气质比能力与性格更受制于生理组织因素。关键在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要注意气质与工作、事业、生活的心理适应性,扬长避短,使气质能够熠熠闪光。2)气质的类型与特征人的气质千差万别,但如果对人群进行观察就不难发现,气质也有一些相似的类型。气质对人的行为、对人的活动效率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对组织的管理工作有重要意义。

气质与行为的优化方式与策略

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态特征,他与日常所说的“脾气”“秉性”相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是气质较多地受个体生物组织的制约,是天赋的心理特征,与人的其他心理特征相比有更强的稳定性。一个人的气质,在他参与的不同活动中会有近似的一贯表现,一般与活动的内容、动机和目的无关。例如,一个稳定沉着、具有内向气质的人,不论是参加庆祝会还是追悼会,不论是受到表扬还是批评,都会喜乐自制,哀怒有控,不会表现出手舞足蹈或呼天抢地等情不自禁的举动来。在生活中,个人的气质特点在任何时间、场合都会表现出来。气质是一个人的自然特征,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

1)气质的含义

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这一定义有几层意思:

首先,气质是先天的个性心理特征。它的某些特点是随着遗传与生俱来的,使得气质比能力与性格更受制于生理组织因素。那些刚来到世间的婴儿,有的爱哭泣,有的好动,有的安静,这些最初的特征,在这些婴儿以后的成长阶段,如儿童阶段的游戏、作业和交际活动中都会有所表现。

其次,气质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过程的速度、稳定性、强度和指向性等。心理活动过程的速度,具体指的是感知的速度、思维的敏捷性以及情感发生的快慢、情绪体验的快慢等。心理活动过程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心理活动过程的强度是指情绪和情感的强烈程度、意志力的强烈程度等。心理活动过程的指向性,指的是心理活动是指向外部世界还是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平时我们常说的,此人“外向”,彼人“内向”,即是指的气质特点。

气质,作为决定人的心理活动方面的自然属性,使每个人增添了独特的色彩,使得在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中,每个人表现出各式各样的个性特色。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类型的气质特点,各有其长短。关键在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要注意气质与工作、事业、生活的心理适应性,扬长避短,使气质能够熠熠闪光。

2)气质的类型与特征

人的气质千差万别,但如果对人群进行观察就不难发现,气质也有一些相似的类型。系统的“气质说”最早是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和罗马医生盖仑(Galen,129—199年)提出的。当时他们用人体的体液去解释人的气质,虽然缺乏科学根据,但这种分类是从实际生活中概括出来的,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所以为人们普遍接受。后来,苏联著名的生物病理学家巴甫洛夫(Pavlov,1849—1936年)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为这种分类提供了科学的基础。

希波克拉底和盖仑认为人体内有4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4种体液的含量决定了人的气质,这4种体液含量的不同使人依次形成了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4种气质类型。其一般特征为:

胆汁质型。情绪兴奋性高,反应迅速,心境变化剧烈,抑制能力较差;易于冲动,热情直爽,不够灵活;精力旺盛,动作迅猛,性情暴躁,脾气倔强,容易粗心大意;感受性较低而耐受性较高,外倾性明显。

多血质型。情绪兴奋性高,思维言语动作敏捷,心境变化快但强度不大,稳定性差;活泼好动,富有生气,灵活性强;乐观亲切,好交往,浮躁轻率,缺乏耐力和毅力;不随意,反应性强,具有可塑性,外倾性较强。

黏液质型。情绪兴奋性和随意反应性都较低,沉着冷静,情绪稳定,深思远虑,思维语言动作迟缓;交际适度,内心很少外露,坚毅执拗,冷漠,自制力强;感受性较低而耐受性较高,内倾性明显。

抑郁质型。感受性很强,善于觉察细节,见微知著,细心谨慎,敏感多疑,内心体验深刻但外部表现不强烈,行动迟缓,不活泼;易于疲劳,而疲劳后易于恢复;办事不果断,缺乏信心;内倾性明显。

上述传统的气质体液分类学说一直沿用至今,在现实社会或文学作品中还可以找到这些气质种类的典型人物。例如,《水浒传》中的李逵就是胆汁质的代表,《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是多血质的典型,林黛玉属于抑郁质的人物,薛宝钗则是属于黏液质的人物。因此,这种气质体液分类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又不断地出现了其他一些分类方法。如气质的血型分类,即人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和O型。相对于血型,也有各种气质类型(对此,至今尚没有统一的认识)。(www.daowen.com)

A型:温和、老实、稳定、多疑、顺从、依赖性强;

B型:感觉灵敏、镇静、不害羞、喜欢社交、好管闲事;

AB型:A型和B型的混合型;

O型:意志坚强、好胜、霸道、有胆识、控制欲强、不愿吃亏。

当然,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少数个体是各种气质类的典型代表,而绝大多数只是接近于某种气质,同时又有其他气质的一些特点,纯属于某一气质类型的人是极少见的。不过气质类型的划分,毕竟给我们认识人的心理特征以有力的理论指导,帮助我们了解个体心理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3)气质在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作用

气质类型本身只有心理特征和表现方式的区别,并无优劣之分,各种气质的人都可以成为优秀人才,走向成功。因为每种气质中都是积极、消极的发展因素并存,如多血质的人既容易形成灵活、活泼开朗、善交际等品质,也可养成肤浅、不踏实、不真诚等毛病;抑郁质的人具有深刻敏锐、洞察力强、精明的优点,但也可能有阴沉、多愁善感的缺点。因此,气质不能决定个人活动的价值和成就的高低。

气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也具有可塑性,作为气质的生理基础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是可以改变的,因此气质也随环境、教育程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在实践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自觉掌握、控制自己的气质,发展气质的积极方面,限制并改变消极方面,努力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样,在组织的教育、培训工作中,要因材施教,增强针对性,既要扬长,又要避短,帮助员工完善自己的气质。

气质对人的行为、对人的活动效率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对组织的管理工作有重要意义。

首先,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合理用人。管理工作纷繁复杂,每项工作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也有自己的气质特征。所以,要尽量使人的气质特征与工作的特点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有利于工作。在现代工业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人—机关系,操纵精密机器、控制现代化设备、监控大型仪表,都要求人们能迅速地对各种信息变化做出反应,并能相应采取正确的措施。一般情况下,多血质的人应该安排他们做一些社交工作(如推销员等);胆汁质的人可以安排他们做一些突击性和开拓性的工作;黏液质的人可以做一些核算和监管方面(如会计、统计等)的管理工作;抑郁质的人可以安排他们做一些研究工作。一些特殊职业对人某一方面的气质特征有特殊要求,如飞行员、驾驶员、宇航员等工作责任重大,要求极灵敏的反应,敢于冒险,机智果断,能经受高度的身心紧张等,这种情况下气质特征决定着一个人是否适合这一职业,应该通过心理测定来作为选拔依据。

其次,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合理调整组织结构,增加团体的战斗力。人的气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合理调整不同气质的人,组成一个领导班子,组成一个生产班组,组成一个集体,形成气质互补的组合,就可以起到相互克服气质的消极影响,发挥气质的积极作用,从而达到增强凝聚力、战斗力的目的。例如,一个领导班子要做出一个重大决策,需要有果断、冷静、细心、创新、激情等不同气质类型的心理品质,但是很少有人同时具备上述品质,这就要求气质互补的团体组合。

再次,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做好思想工作。不同气质的人,对挫折、压力、批评、惩罚的忍受程度不同,对思想感情的接受程度不同。所以,做思想教育、做人的转化培养工作的重点就要有所不同,多血质的人豁达大度、反应灵敏、接受能力强,对他们的培养教育可采用批评和劝导相结合的方式;胆汁质的人积极主动、生气勃勃、容忍力也强,培养教育他们,既要开展有说服力的严厉批评,提高他们的自制力,又不能激怒他们,激化矛盾;黏液质的人沉着、坚毅、冷静、情绪反应较慢,对于他们要耐心说服开导,多用事实说话;抑郁质的人,情感深刻、脆弱、孤僻、冷淡,对待这样的人,不可在公开场合批评他们,训斥他们,而应该在关怀中激励,在照顾中促进,在情感中引导,使他们自觉接受别人的批评或主张建议。

气质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尤其是在管理人、培养人、使用人方面的作用,决不仅限于上述三个方面,更多内容有待组织行为学深入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