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古陶瓷鉴赏演化脉络全彩图

古陶瓷鉴赏演化脉络全彩图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26如投壶历代有作,可窥器造演化脉络投壶尝见于汉画像砖,其原始却可溯良渚文化贯耳壶,良渚者是以细泥黑陶或灰陶製成之酒具。《三礼图》之投壶,形状与良渚贯耳壶尚甚似之,比至宋代官窑、哥窑、龙泉窑造贯耳壶,用为祭祀之余,又或为陈设、赏玩,造型因之改易高古投壶较多。近古于投壶仍有造作,或谨依礼制:“豆青釉净而色美,雍正官窑所製两耳之瓶,若《礼记》投壶之壶式,底有两眼可以穿带也。”

古陶瓷鉴赏演化脉络全彩图

326 如投壶历代有作,可窥器造演化脉络

投壶尝见于汉画像砖,其原始却可溯良渚文化贯耳壶,良渚者是以细泥黑陶或灰陶製成之酒具。《说文》:“醴,酒一宿熟也”,想远古酒饮初酿,一宿而熟者,必稠而不能清纯,斯良渚贯耳壶口广,度其正宜盛醴。

至先秦,此具称投壶,兼为酒具、礼器和遣兴玩具,《礼记·投壶》述其游戏方法曰:“壶中实小豆焉,为其矢之跃而出也。壶去席二矢半”云云。

《三礼图》之投壶,形状与良渚贯耳壶尚甚似之,比至宋代官窑哥窑、龙泉窑造贯耳壶,用为祭祀之余,又或为陈设、赏玩,造型因之改易高古投壶较多。朱鸿达《宝鸿堂藏器修内司官窑图解》:“修内司官窑之式样,现所发见者,多属瓯盂瓶盘之类,谅为内庭杂用之具。其仿照铜器之贯耳壶、洗、觚等等,均为供内庭陈设之用。”是类陈设具不必如列宗庙者端庄规严,故宋官窑贯耳壶正体外亦有新式,见有花叶口者,及贯耳加长加大以助装饰者,及壶身凸印花纹者;而口与腹均较良渚的壶缩小,缘其不再用于装容故。(www.daowen.com)

《礼记·投壶》:“壶颈修三寸,腹修五寸,口径二寸半,容斗五升。”高古之投壶腹圆口广,既宜装容实用,又製为礼器而尊法旧制固然;并因其口广,恰可权借为游戏遣酒,投羽矢于其中,故以“投壶”名之。

近古于投壶仍有造作,或谨依礼制:“豆青釉净而色美,雍正官窑所製两耳之瓶,若《礼记》投壶之壶式,底有两眼可以穿带也(《匋雅》)。”又或变焉原型,如乾隆及以后造为赏玩器者,有若干式样花瓶,及手中盘玩之小瓶,纯以贯耳为装潢,其形廓虽仍见古制之影拟,却显然变格易形。

上图:宋官窑投壶(左)与乾窑仿宋投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