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理解ABC理论:如何解读人们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反应

理解ABC理论:如何解读人们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反应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作ABC理论。大家要理解ABC的这个理论,明白事实的真相。比如,老公买了一个大榴梿回家,也许有的妻子会觉得很高兴,因为她可以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有的妻子可能很生气,因为她觉得榴梿很臭,她不喜欢榴梿的气味。老公买榴梿的行为是一样的,为什么两位妻子反应不一样?因为她们对于榴梿的看法不同,一个人喜欢,一个人不喜欢,造成她们不同的反应。

理解ABC理论:如何解读人们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反应

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作ABC理论。A(Antecedent)代表发生的事件,B(Belief)是信念,C(Consequence)代表情绪和行为后果即我们自己对于事情的看法、解释、信仰,造就了我们的情绪。

简单来讲,就是由B(我们内在的信念)造成了C(结果)。例如提问的同学,她认为情绪失控是男朋友造成的。“谁让他跟我想的不一样?谁让他做的事情是错的?他做错事情,他说错话,他跟我不一样,他让我生气了。”这是很多人的习惯性思维,认为自己的坏情绪是由别人造成的,理所当然地想发脾气。但事实的真相是,造成C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中间的B。只要男朋友观点和自己不一致,这位同学就会失控,她想尽各种办法,使对方跟自己一致。

她的内在有个信念,她觉得“你是我的男朋友,就应该跟我想法一致,这才是对的。你是我的男朋友,就应该按照我的想法来办事。你跟我的意见相反,你的想法跟我不一致,你不尊重我的选择,就是不爱我”。因为这样的想法,当两人观点不一致的时候,这位同学就会生气。

如果换成另一个人,她的想法可能是:男朋友跟我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两个人对同样一件事情的看法不一样,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持有这样的信念,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她身上,也许她不会情绪失控,甚至不会产生负面情绪。

大家要理解ABC的这个理论,明白事实的真相。

造就我们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于事件的看法。

比如,老公买了一个大榴梿回家,也许有的妻子会觉得很高兴,因为她可以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有的妻子可能很生气,因为她觉得榴梿很臭,她不喜欢榴梿的气味。老公买榴梿的行为是一样的,为什么两位妻子反应不一样?因为她们对于榴梿的看法不同,一个人喜欢,一个人不喜欢,造成她们不同的反应。

希望大家能够深刻明白这里面的道理。

事实的真相是,情绪的产生并不是由外界的人、事、物造成的。

情绪的根本来源,不来自外部,而来自内部,来自自己的内心,来自我们深入骨髓的价值观和信念。(www.daowen.com)

这些价值观、信念,全是关于我们自己的,是我们在过去生活经历当中,一点一点累积,慢慢形成的,和外面的人、事、物,没有什么关系。

我们讲到情绪,就会讲到负面情绪。实际上,情绪有积极的、有消极的,本身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坏之分。

我们经常关注负面情绪,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负面情绪会干扰我们,让我们进入一种不舒服、不快乐的状态。

当情绪是正面、积极的时候,我们会很开心、很感动。我们感受到爱,特别快乐。好的情绪不会给我们的生活留下不好的痕迹。

而大多数的愤怒、悲伤、愧疚、自责等消极的、负面的情绪,会影响我们日常的生活品质,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影响我们每天的心情。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好的情绪、坏的情绪。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这都是正常的。

正面的情绪和负面的情绪,就像是白天和黑夜,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都有存在的价值。负面的情绪像身体的排泄系统,我们吃进去美味的食物,经过一系列的消化运作,会产生一些身体不需要的排泄物。脏的东西、有毒的东西通过身体的排泄系统排出去。

我们每天的大小便、身体的汗液、身体各部位分泌的油脂,对我们整个生命来讲,算是不好的东西。没有人会喜欢大张旗鼓地谈论自己的排泄问题。我们潜意识里认为,这些事情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讲。

如果站在整个生命的循环系统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会发现身体的排泄物——大小便、汗液、鼻涕,这些看似脏的东西,实际上对于我们的意义就像黑夜对于白天一样。黑夜没有光亮,但是在本质上跟白天一样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