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投资者的最大战略:投资,勇于投资,坚持投资

中国投资者的最大战略:投资,勇于投资,坚持投资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举个简单的例子,一百年前,作为普通人,你在中国无论搞什么样的投资,最终的结局可能都是非常惨淡的。这可能是今天的投资者应当投资、勇于投资、坚持投资的最大逻辑基础。从2007年之后,中国社会才真正具有股民这一特定的阶层。如果说“如何对待股市、如何对待投资、如何对待投资者自己”是关于投资的最具根本性的战略,那么上述三点,则完全可以说是当今中国人作为投资者的最大战略。

中国投资者的最大战略:投资,勇于投资,坚持投资

在拙著《投资大白话》(电子书)一书中,介绍自己的三层投资交易体系时,我提出“投资首先投的是国运”这一观点,引起很多读者的共鸣。这番道理并不难理解。古语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仅股市投资者,生活在这个国家中的所有人,其人生命运(当然包括财富命运)都与这个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举个简单的例子,一百年前,作为普通人,你在中国无论搞什么样的投资,最终的结局可能都是非常惨淡的。国运不举,实业不振,哪里会有投资者的未来?

所以这一点,要恭喜大家,我们都生在中国,尤其是生在当今之中国,我们赶上了二百年来中国最好的时代。这可能是今天的投资者应当投资、勇于投资、坚持投资的最大逻辑基础。巴菲特说:“生在美国,我像中了五百万美元的彩票一样幸运。”套用一下,作为当代中国人,我们完全可以说:“生在中国,我像中了五百万人民币的彩票一样幸运。”也许现在看起来,五百万美元所代表的财富价值远超五百万人民币,但如果放在更长的时间里来验证,焉知情形不会颠倒过来?

泛泛地谈国运、聊情怀,可能还不能充分说明问题,那么我们就简单罗列和分析一下几组数据吧。

2007年牛市的时候,中国A股一年新入市股民近6000万户;2015年半拉子牛市的时候,一年新入市股民3000余万户,加上行情开始启动的2014年也有900多万户,所以2014—2015年共入市近4000万户新股民。现在全国总共有多少户股民呢?据统计约有1.2亿。也就是说,光2007年、2015年两轮牛市就带来约1亿多户的股民——当然有进就有出,这里只是对新进入股民的毛估计算——2006年、2007年大牛市之前,中国股民撑死不过千万。

股民数量随股市波动而逐阶升高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可以认为,这一番转变,具有创世纪的意义。从2007年之后,中国社会才真正具有股民这一特定的阶层。此前,股民规模很小,炒股是一种典型的小众文化。但2007年之后,情形大变,作为一个拥有数千万用户基数的群体,股民开始以一个阶层的形式出现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之中。

从上述分析与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轮牛市行情,都能吸引大批股民入市,而每一轮牛市行情过后,都有大批股民在股市中沉淀下来,成为下一轮行情的中坚力量。从趋势上看,这一股中坚力量是逐步发展壮大的。这也就是二十多年来每次牛熊转换后股市的底部区域总是逐阶抬升的根本原因——哪怕是市场热度再回到从前,大盘点位也很难再回到从前,因为股灾中总有一部分新股民留存下来,和以往经历多届牛熊转换的老股民一起,组成新底部的奠基者。如果考虑到上市企业的利润增长、资产增厚,这种逐阶抬升的股市格局更具有了基本面的支持。

因此,这组数据及其分析,说明什么呢?说明每轮牛市行情,对中国人来说都是一次财智大启发的过程。

中国股民总户数现在已超1亿,与美国股民总户数大体相当,也就是说,单纯从股民数量上看,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相当的。但是别忘了,中国有近14亿人口,而美国只有区区3亿。现在大约是每13个中国人中有1户股民,而美国大约是每3人中有1户股民。从股民在总人口的密度上看,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以美国为标尺的话,中国股民在现有基础上至少还得翻3倍才算基本达标。也就是说,未来至少还得增加3亿户股民。如果每轮牛市能集中带来5千万户股民的话,那么中国至少还需要6轮这样的大牛市才能完成任务。如果此前二十多年中国股市每三至五年才能发动一场集中攻势的规律在未来继续有效的话,那么要完成3亿户新股民入市的任务,就意味着至少需要二十年,至多30年的时间。

这组数据、这番计算又说明什么呢?说明今天留在市场中的股民,每一个人都是幸福的——只要能坚持到底,好日子还在后边。市场上对这种老股民期望新股民涌来当“解放军”的想法和做法,有一个形象的称谓,叫“割韭菜”。作为一名信奉价值投资的长线投资者,腾腾爸反对割韭菜之说——但就算是割韭菜吧,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来,未来依然可期待。今天对股市不闻不问的人,可能就是我们未来培养和“收割”的对象。

认清这一点大势,非常重要。(www.daowen.com)

关于美国股民的数量,腾腾爸提供的还是最保守的一组数据:1亿股民只是计算直接交易和持股的,而美国的实际情况是,401K计划等鼓励和培育机构力量的制度已将大约三分之二的美国人推到了间接持股人的地位。如果算上这部分人,美国股民至少还要再翻一倍。如果中国股民密度将来也发展到这个水平——画面太美,不敢想象。

这番推算,和众多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远景的测算,有着惊人的一致性。未来二十年,中国经济复合增长率若能达到5%的话,意味着中国GDP将有机会达到200万亿人民币。如果证券化率达到100%的话,意味着股票市值会是今天的5倍左右。如果证券化率达到历史上曾经达到的160%的话,则意味着还有七八倍的空间在等待着我们。

这组数据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今天持有股票的人,只要持有的不是透支未来二十年增长潜力的泡沫股,二十年后都将收益惊人。

通过上述分析和讨论,我们很容易得出三点结论:

第一,坚信国运,未来三十年是股市投资者的春天;

第二,每一次牛市行情,对中国人而言,都是一次财智大启发的过程;

第三,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每一次股市大回调,都是后来者不可错失的上车良机。

如果说“如何对待股市、如何对待投资、如何对待投资者自己”是关于投资的最具根本性的战略,那么上述三点,则完全可以说是当今中国人作为投资者的最大战略。

这三点,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当代中国,投资股市,正当其时,不可错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