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送花的礼仪-新时代实用礼仪教程

送花的礼仪-新时代实用礼仪教程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鲜花色彩缤纷、芳香四溢、寓意丰富,送什么样的花给什么样的人是大有学问的。男女之间表示爱意,最好选用红色的玫瑰、百合、郁金香、香雪兰、扶郎花等。迎接贵宾来访或者亲友返乡探亲、学成归国,一见面立即献上花环、饰花或花束,表示热烈欢迎,必能给宾客惊喜,留下难忘的印象。在我国,红色的鲜花是最受欢迎的喜庆之花,白色的鲜花则常用于丧礼。思考与练习1.简述接打电话的基本礼仪。3.简述发送短信的基本礼仪。

送花的礼仪-新时代实用礼仪教程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鲜花来传情达意。鲜花色彩缤纷、芳香四溢、寓意丰富,送什么样的花给什么样的人是大有学问的。因此要把握花意的真谛,了解花语花意,才能达到以花传递感情、抒发胸臆的目的。千姿百态的花朵有着不同的寓意,要根据对方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花种。同时,由于民族风俗不同,送花亦有忌讳,不可生搬硬套。

(一)不同情况下花卉的选择

给老人祝寿,宜送长寿花或万年青,长寿花象征着“健康长寿”,万年青象征着“永葆青春”。

热恋中的男女,一般送玫瑰花、百合花或桂花。这些花美丽、雅洁、芳香,是爱情的信物和象征。

给友人祝贺生日宜送月季石榴,这两种花象征着“火红年华,前程似锦”。

祝贺新婚,宜用玫瑰、百合、郁金香、香雪兰、非洲菊等。至于新娘捧花,适当加入几枝满天星,将会更加华丽脱俗。

节日期间看望亲朋,宜送吉祥草,象征“幸福吉祥”。

夫妻之间可互赠合欢花。合欢花的叶长,两两相对,象征着“夫妻永远恩爱”。

朋友远行,宜送芍药,因为芍药不仅花朵鲜艳,且含有难舍难分之意。

男女之间表示爱意,最好选用红色的玫瑰、百合、郁金香、香雪兰、扶郎花等。

给儿童过生日,宜选择花色鲜艳、玲珑剔透的小花篮,加上一些漫画书、动物玩具、手帕、糖果等礼物,让他们感觉礼物既温馨又实用。

拜访朋友,应选择对方喜欢的花及颜色,如果不清楚的话,可选择观叶类的植物兰花,观叶期或花期都很长,让受礼的人能长久感受你的心意。也可以送吉祥草,象征“幸福吉祥”。

祝贺乔迁新居的人宜用盆栽植物作为贺礼,如发财树、摇钱树、富贵龙等,具有祝贺主人“飞黄腾达、金玉满堂”之意。选择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盆花或盆景也会受主人欢迎,如兰花、绿萝等。给中国人送花讲究颜色,花材颜色应以红色系列为主,黄花色系可作为陪衬。纯白色绝对避免,因此中国人在新居落成时最喜红色讨吉利,纯白色视为忌讳。

给病人送花有很多禁忌,探望病人时不送盆花,以免病人误会为久病成根。香味很浓的花对手术病人不利,易引起咳嗽;颜色太浓艳的花,会刺激病人的神经,激发烦躁情绪;山茶花容易落蕾,被认为不吉利。看望病人宜送素净淡雅的兰花、水仙、马蹄莲、素色苍兰、剑兰、康乃馨等,或选用病人平时喜欢的品种,有利病人怡情养性,早日康复。(www.daowen.com)

新店开张、公司开业,宜送月季、紫薇等。这类花花期长,花朵繁茂,寓意“兴旺发达,财源茂盛”。或者送红月季、牡丹、一品红等,表示开业大吉,生意兴隆。也可以送繁花似锦的花篮或花牌,以祝贺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迎接贵宾来访或者亲友返乡探亲、学成归国,一见面立即献上花环、饰花或花束,表示热烈欢迎,必能给宾客惊喜,留下难忘的印象。迎接贵宾的鲜花以红花色系与紫花色系最受欢迎。选择的花语以代表“友谊、喜悦、欢迎、等待、惦念”的花材为主,也可选用紫藤、月季、马蹄莲组成花束表示热情好客。

参加丧事,适合用白玫瑰、白莲花或素花,象征惋惜怀念之情。

(二)送花的禁忌

在社交活动中,鲜花虽是受欢迎的礼品,但也不是任何鲜花都可以送给友人。在选择鲜花作为礼物时,至少要在其品种、色彩和数目三个方面加以注意。

如前所述,在国内外,鲜花都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含义,所以在送花前一定要了解其所代表的寓意以及中外寓意的不同。如在西方,康乃馨表示伤感或拒绝,单独送人时必须慎之又慎。菊、莲和杜鹃,在国内口碑甚佳,在涉外交往中却不宜用作礼品。菊花在西方系“葬礼之花”,用于送人便有诅咒之意;杜鹃被视为“贫贱之花”,用于送人也难免发生误会。

鲜花的色彩丰富多彩,不同的民族对鲜花的色彩有不同的讲究。在我国,红色的鲜花是最受欢迎的喜庆之花,白色的鲜花则常用于丧礼。中国人颇为欣赏的黄色鲜花,不宜送给西方人,因为他们认为黄色暗含断交之意。巴西人认定紫色是死亡的征兆,故对紫色鲜花比较忌讳。

中国人讲究送花时数目越多越好,双数吉利。对西方人却认为不宜如此,他们认为只要意思到了,一枝鲜花亦可胜过一束。

在送花时还要注意,在法国不要送康乃馨,因为康乃馨表示不幸。在德国,蔷薇则是爱情的象征。在日本,带白花去看望医院的朋友是非常不吉利的。

思考与练习

1.简述接打电话的基本礼仪。

2.简述手机使用的基本礼仪。

3.简述发送短信的基本礼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