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合作学习与写作教学:提升普通高中薄弱学科建设

合作学习与写作教学:提升普通高中薄弱学科建设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合作学习强调师生共同进行教学活动。因此,合作学习训练书面表达的成功,教学组织形式固然重要,但教学策略和技巧同样不可忽视。这种合作小组的组合形式,无须调整座次,分出层次,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但不具科学性,不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合作学习与写作教学:提升普通高中薄弱学科建设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记忆,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采取积极主动的参与式和合作式的英语学习方式”“在教学的方式上,强调学生在参与、实践、讨论、探究和合作中学会用英语来表达、交流,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

(一)背景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语言技能方面对英语写作提出明确而具体要求。而目前,在高中阶段基本上没有开设专门的写作课,缺乏系统的书面表达训练,造成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滞后。在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讲述法(presentation model)进行英语写作教学。这是一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支配作用,主要通过讲述和组织讨论来指导学生写作。通常采用的程序是教师命题,讲解文章结构和写作要求,提供范文引导学生分析优秀作品的写作技巧,然后要求学生模仿范文进行写作,最后学生作文上交教师评定,或在全班进行集体讲评。这种教法注重学生的写作结果,而不是过程。这一模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已不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课堂教学亟须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效率,培养探究、合作、创新人才。

(二)合作学习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合作学习(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首先倡导和实施的。它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以教学中人的交际合作与互动为基础。它将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以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向导,以设疑、常识、引导、体验、比较、探究、讨论为基本方式,讲究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有机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

英语学习是一个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从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是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和维果茨基的社会互动理论。在谈到中学生的一般性发展时,皮亚杰认为,中学生所接受的社交互动的质量和数量将会极大地影响他本人成长发展的速度。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强调高质量的交往互动。由此看来,合作中的互动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重要活动形式。

(三)应用

合作学习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全班分享,学生不觉得写作课是单调的,反而觉得有兴趣,写作水平随之提高。合作学习强调师生共同进行教学活动。其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合作学习教学流程

合作学习理论把写作教学活动看作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相统一的,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合作的过程,通过调节人际关系、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手段,在写作教学活动中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形成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因而能有效地完成任务,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课堂模式

在写作课中,合作学习训练书面表达通常以小组合作模式出现。一般做法如下:

1.准备阶段

将学生按优生、中等生、学困生搭配分成5~6人的小组,形成较为固定的英语学习小组,定期进行书面表达训练,并事先告知学生,课前按学习小组调整好座位。

2.课堂流程

(1)提供必要指导。简明扼要地向学生讲明本次书面表达训练的特点、要求、体裁和格式。同时充分预见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给予一定的帮助,如参照词语、句型,进行“热身练习”,为下面的小组讨论作好知识和心里的铺垫。

(2)学生独立思考数分钟,审题并初步构思表达,考虑所需词语、句型,形成框架,为讨论准备语言材料。

(3)小组讨论,列出要点。讨论时,组员之间常意见不一,表达各异。这时,组员发表各自的看法,陈述理由,通过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应当鼓励学困生多发言,耐心听取他们的陈述。合理分组的目的就在于各有所得。对中等生来说,优生所使用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是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易于模仿掌握。而学困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经过深思、发掘和整合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优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自信心得到增强,所学知识得以巩固。(www.daowen.com)

(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让每个小组以书面的形式罗列要点,通过幻灯片展示给全班同学,引导全班学生评价、纠正。

(5)学生评议。针对小组汇报的写作要点,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以下表格内容进行讨论评价。

评价表

这样做一方面会大大减轻教师的负担,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中相互学习。由于学生相互了解更深刻,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而当学生意识到教师并不是其文章的唯一读者时,他们会更认真地写好作文。因此,让学生参与评价和修改作文不仅能增加写作的真实感,也使学生在不断地修改中形成新的思路,养成好的写作习惯,获得写作过程带来的进步与成功。

(6)扩展要点,连句成文。这一步让学生各自独立完成,教师适时提醒学生注意句子间的衔接与过渡,合理使用过渡词,使行文连贯。学生成文后自改一次,重点纠正常见错误。

(7)学生评阅,共同提高。评阅过程是学生学习佳句、纠正错误的好时机。对于佳句,嘱咐学生记入笔记本,对于错误,提出修改意见。

(8)再次修改后上交教师,这一步一般在课后完成。

3.批改阶段

批改是书面表达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可以学生自我批改,也可以小组交换批改,当然也可以教师批改。在批改后,一定要挑选佳作数篇在全班传阅,或集典型错误于一篇,供改错练习使用。

(五)问题与反思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畏难,存在自卑、逆反或受挫心理,小组讨论效率低下,课堂秩序混乱,某些成员无所事事,出现“搭车”玩耍现象等。因此,合作学习训练书面表达的成功,教学组织形式固然重要,但教学策略和技巧同样不可忽视。

1.合理分组分工

一般来说,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这种合作小组的组合形式,无须调整座次,分出层次,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但不具科学性,不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根据成员间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组,为小组成员间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这种组合实施一学期后,为保证各小组力量均衡,可以重新分组。每一组选一个小组长,负责分配本组成员的任务,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关系,使小组成员间能很好地交流,检查和评价本组成员的合作学习情况,以保证小组活动卓有成效,同时向教师反馈本组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关心帮助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

2.转变教师角色

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扮演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进行,使学生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充分预见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其次,教师要从心理上和知识上为学生作好铺垫,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畏难心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要合理、恰当地使用评语。合理的评价对指导和调节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深受鼓舞,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也可以避免学生灰心丧气,走入误区。因此,教师要坚持正面表扬和激励,“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3.让学生以负责任的态度参与

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个体的能力。学生在团队里所学习和形成的能力在自己以后的独立工作中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合作学习要使学生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培养责任感的关键在于组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确保每个人都能独立地通过学习评价。在合作学习中,鼓励每个组员参与活动是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让每个人感到他个人对小组的成功负有责任,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不但要对自己所接受的任务尽心尽力,还要负起帮助、鼓励、支持队友的责任,要知道在整个活动中自己并不是一个“免费乘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