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兵学通史.思想专制,文化统一

中国兵学通史.思想专制,文化统一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思想专制,文化统一,早在先秦时期即已成为众多思想家的共同主张,只有从这个意义上考察,才能说秦代“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推行和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历史文化现象。在除道家之外的诸子百家都推崇“大一统”的思想文化氛围引导、影响下,秦汉时期的学术文化自然合乎逻辑地走上了整齐划一的道路。

中国兵学通史.思想专制,文化统一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40]秦汉大一统帝国的先后诞生,使“大一统”理念转化成了客观的政治实践。尤其是当汉王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之后,更使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在政治操作的层面上获得了切实推行的基础。现实的需要,促进了“大一统”思想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丰富深化。换言之,秦汉以降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一切政治文化现象,都笼罩于“大一统”的时代精神下,在人们的思想意识深处,“大一统”始终为“天地之常经”:“《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41]而这一切,恰恰是封建王朝崛起的无形文化思想资源和内在动力。

这首先是学术文化的统一。思想专制,文化统一,早在先秦时期即已成为众多思想家的共同主张,只有从这个意义上考察,才能说秦代“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推行和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历史文化现象。

在除道家之外的诸子百家都推崇“大一统”的思想文化氛围引导、影响下,秦汉时期的学术文化自然合乎逻辑地走上了整齐划一的道路。而且与先秦时期不同的是,这种统一思想的努力能够借助于国家政权机器的力量,卓有成效地落实在政治实践的层面,呈现出操作上的可行性与具体化。(www.daowen.com)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这在秦代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42]西汉初年是尊崇黄老之学:“其治要用黄老术”[43];“文帝本修黄、老之言,不甚好儒术,其治尚清净无为”[44];“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45]。自汉武帝起,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46],“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47],“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48]。所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49]。这种思想上的整齐统一直接影响着历史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规范着历史文化发展的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