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玄伯的奋斗与忍受,最终获得高位与荣誉

玄伯的奋斗与忍受,最终获得高位与荣誉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战争频仍,兵荒马乱,玄伯仍专心致志刻苦攻读,也不在意家中财产多寡,他的妻子跟随他不免常遭受饥寒折磨。与崔玄伯纵论天下大事,果然满腹经纶,应对如流,心中大喜,任命他为黄门侍郎,伴驾左右,协助处理机要大事,为朝廷制定法令礼俗。此后,任命玄伯为史部尚书。但玄伯一向清醒,自律很严,不随同流俗。玄伯淡泊利禄,自己不经营产业,家徒四壁,清贫如洗。

玄伯的奋斗与忍受,最终获得高位与荣誉

前秦时期,苻融在冀州时,对崔玄伯十分敬重,奉为上宾,处处以礼相待,授任他为阳平公侍郎、冀州从事、主管征东记室。在外,他总管处理日常事务;入内,则是苻融的宾客好友。每日政务繁多,玄伯处理得井井有条,且处事果断,从不拖泥带水。前秦主苻坚听说了玄伯的事情,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异,要召崔玄伯作太子舍人,玄伯以母亲身体有病婉言辞谢,不久被降职为著作佐郎。太原人郝轩,一向知人善任,认为玄伯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当今之世没有人能与之相比。玄伯因躲避战乱滞留在齐鲁之间,被叛将张原页羁留,郝轩扼腕叹道:“这样有才华人遇到如此动乱年代,不能借扶摇之势奋起,只能与燕雀之辈同伍,岂不是太可惜了!”

战争频仍,兵荒马乱,玄伯仍专心致志刻苦攻读,也不在意家中财产多寡,他的妻子跟随他不免常遭受饥寒折磨。

魏太祖征讨慕容宝,驻扎在常山,崔玄伯弃城远奔海滨。太祖早就听说玄伯有奇才贤德,爱才心切,马上命人轻骑追赶,请回军中大营,立刻召见。与崔玄伯纵论天下大事,果然满腹经纶,应对如流,心中大喜,任命他为黄门侍郎,伴驾左右,协助处理机要大事,为朝廷制定法令礼俗。

太祖要重定国号,交有关机构议论。玄伯引经据典,上自三皇五帝,下至殷商秦汉,历数其制定国号的由来原委,最后论及当世称:“我国拥有广袤北方领土,地域辽阔,现传至陛下,蛟龙腾舞,应运而生。陛下虽是承继旧国,但又开创新业,于登国元年改代国为‘魏’,现又有慕容水进献魏土,国力更盛,以‘魏’命国,意味着神州大地,我为头等大国,这是改朝换代徵验,是大吉大利的兆头,臣以为应立国号为‘魏’。”太祖觉得玄伯所言极是,欣然同意,于是四方宾王进贡,都称“大魏”。(www.daowen.com)

太祖驾临邺地,召玄伯询问旧事,玄伯熟知历史一一从容应对,有问必答,大祖非常满意。此后,任命玄伯为史部尚书。大业初创,百业待兴,玄伯受命,督促各有关机构设置官职爵位,制定朝廷礼议,颁定法令律条,明确各种规章制度,最后交由玄伯审查裁定,一旦确立,就作为今后长久的规范。此时的玄伯。位权重名望高,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人逢得势,最易忘乎所以,日渐奢侈,为所欲为,以致招致祸灾。但玄伯一向清醒,自律很严,不随同流俗。官越做越大,仍一如既往,洁身自好,俭朴清廉,从无分外之举。玄伯淡泊利禄,自己不经营产业,家徒四壁,清贫如洗。出门不乘车马,朝夕步行上下朝。老母七十高龄,每日也是粗茶淡饭,太祖久有耳闻,曾派人秘密察访,果然不错,因而对他更加器重,优厚赏赐。也有人讥笑玄伯这样自苦未免过分,他听后都泰然处之,不因别人的议论以至嘲讽而改变初衷,反倒格外小心谨慎,清廉一贯。

太祖驾崩,太宗尚未继位,此时清河王拓跋绍听说朝中人心不稳,觉得有机可乘,使拿出大批钱财布帛馈赏朝臣,收买人心,只有玄伯知道他居心叵测,坚决不肯接受。太宗登朝,因玄伯拒受拓跋绍财物,有忠臣的节操,非常敬重,屈尊登门看望,特别赏赐丝帛二百匹,这令曾接受过拓跋馈赠的重臣长孙蒿等人愧疚不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