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道家恒道玄德与企业竞争

道家恒道玄德与企业竞争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子“上善如水”恩泽万物的玄德观认为,玄德是恒道的功能和运用,恒道是玄德的本质和根据。他所看重的是道德这一立国之本,而不是用美言尊行堆砌起来的虚假道德、虚假业绩!要而言之,老子的恒道玄德观,对现代企业道德文化建设具有深刻的意义。

道家恒道玄德与企业竞争

通晓易道阴阳的老子,创立了道家学说,发扬了易经顺承随时、厚德载物的坤德精神,提倡以柔弱无私为主调的玄德观,对中华道德的形成深有影响。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认识并阐述了“道”理的哲学家,老子理想的“道”,不是人们因贪欲而走上的毁德背理的不归路,而是对大家有益而常走的正路——恒久畅通的“恒道”。老子的这个“道”,从时间看无始无终,从空间看无边无际,从作用看,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源头,是永不枯竭的原始生命力。这对人类树立起统一了物质与精神的理性丰碑,建构企业文化尤其是道德文化,向顺应自然的“恒道”及社会公正的“玄德”的光明前景发展,具有重大鼓舞作用。被誉为“经营之神”、“民族英雄”的松下幸之助,就是深解老学的企业家。他一再强调,企业经营的秘诀不过是顺应“天地自然的规律”去工作而已。明确提出利润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企业经营不是私事而是公事,企业最基本的使命是把物美价廉的产品充分地供应给社会。从松下公司成立60周年后有20多万职工,1.4万种产品,130多个国家的分厂,其营业额比战后增加了4000多倍看,其实绩得益于老子的恒道玄德观,绝非虚言。

老子“上善如水”恩泽万物的玄德观认为,玄德是恒道的功能和运用,恒道是玄德的本质和根据。善于建树伟业者不拔离恒道,善于抱持玄德者不脱离自然。以玄德修养自身,他的品德就会高洁纯真。因而不要刺激物欲,使人民不心乱骚动。这与儒家鼓吹仁德礼仪,法家鼓吹建业立功,与当今一些企业迷信重奖万能,颇不相同。老子认为,恒道的规律正是玄德所崇尚的,因而要保持自然而然,让恒道化生万物,让玄德畜养人们,使他们茁壮生长,阔容内心,充实才学,弱化贪志,强健筋骨,以期达到天真无欲的境界,不敢胡作非为,这才能治理好天下,开创利在千秋,功在万民的恒道事业。

老子以东方哲学特有的顿悟方式,发现了作为精神人格力量的玄德,要服从恒道从而获得持久生命力的道理。这就为人们探虚就实,循道渐进,修德识道,建立企业道德文化提供了可能性。从玄德与人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老子提出了玄德修养的谦让柔顺、反朴归真、追求光明、选贤任能的基本原则,在哲学上第一次明确划分了重实质轻形式的“崇尚道德”,和重形式轻实质的“轻视道德”的本质区别,描绘出柔进恒常,无私平和,思精虑净,明达事理,增益和谐真气,脱俗超凡的玄德理想图。

老子强调玄德真理只有一个,众多的歪门邪说并不是什么好东西,玄德学习的内容,就是独一无二的“恒道”。因此,他主张作事要尊奉恒道,归依玄德,抓住人类道德本真的基因“朴”,消除以强凌弱,以智诈愚,以富压贫的不道德现象。在老子看来,不断走向更高文明的人类,智虑聪明,所欲甚多,故此最需要的往往不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去取得什么,而是要教会他们不要去妄取什么。对于企业说来,这就是要有上善如水利万物的无为美德。它是世界最有人道主义光辉的以人为本的观念,是保证恒道玄德于无为境界中实现的实践论,是指导人类身心健康的宝贵思想。而老子的用兵观对企业竞争也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老子认为,战争的罪恶本质,就是人类的贪欲。正是从坚持恒道,止贪息战的和平主义出发,老子建立起道家无为不争,以柔克刚,后发制人以及积德克敌的战争观。老子坚持认为“重积德则无不克”,道德才是最大的力量、最有效的行动、最厉害的武器,道德竞争的胜利,才是最终的胜利。这表明了老子并非否定人类的道德建设,毁仁弃义的哲学家,而是一个以恒道玄德为根本准则的伟大哲学家。他所看重的是道德这一立国之本,而不是用美言尊行堆砌起来的虚假道德、虚假业绩!(www.daowen.com)

由此而知,老子的恒道玄德观是天人合一,顺道合德,以民为本的济世哲学。然而,在现代企业运作实践中,老子却往往被一些人当作不讲道德的权谋家,而在现代四处树敌、以邻为壑的商战思想指导下,有的人认为“经商就是战争。企业之间每一次重大的接管争夺,都有失败的一方和胜利的一方。领土就是占有的市场和特殊的行业,而竞争者就是敌人。”并罗列了一套所谓的老子权术。其实,且不说创业、应变、自律、危机、治乱、领导等方法的立足点是道和德,不宜只作为弄权玩谋看待,就是所谓克敌、营销、统御、组织等权术等,如一概将竞争对手甚至自己部下都视为敌人,否定自身道德的完善与诚信、否定与竞争者合作和双赢的可能,脱离恒道玄德的根本,也均不可取。

联想到四川某企业曾巨资囤积显象管,企图一举断绝竞争同行生路的偏激做法,不正是这类无德无能的蠢举吗?相反,正确理解老学的四川恩威集团总裁薛永新,就不仅明白“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企业利万众而有成”的企业道德准则,而且深深懂得“要效仿天地自然之本,要养成清净无私之性,这样才可以了解自然的真理—— ‘道’,真正超越人类自身的局限,成就有益的事业,获得人生的永恒”的恒道。应该说,这才是真正抓住了老子道德经的精髓。它犹如日本一些企业家把《道德经》作为必备读物一样,充分借鉴道家上善若水的思想,创立了独具日本特色的柔性管理学说而获得成功,而不象西方有的高科技大企业那样,一味鼓吹任何企业都只有18个月的寿命,玩命式的拼命赚钱,甚至不惜冒垄断市场当法庭被告的风险,弄得整个企业人人身心疲惫,而是以超脱平和、宽容大度、利益万众的玄德去规范企业,追求顺应自然的恒久事业和身心健康。

要而言之,老子的恒道玄德观,对现代企业道德文化建设具有深刻的意义。只是由于玄德的神秘性和老子“正言若反”的独特论证方法等原因,才使其丰富内涵和深邃意义,至今还没有为人所充分了解。在继承中华道德振兴民族企业的伟大事业中,自应充分肯定老子玄德观与易德观、仁德观鼎立的源头地位和深远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