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蔡邕对13岁小孩王粲礼遇有加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蔡邕对13岁小孩王粲礼遇有加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蔡邕把王粲带进来与大家见面时,宾客们无不流露出惊讶的目光,有几个人还下意识地用手背揉了揉眼睛,简直不敢相信,原来是一个13岁的小毛孩,文弱矮小,皮肤黝黑,相貌不扬,体格不壮,非常不起眼,而此时的蔡邕已年近60,又是文坛泰斗,却如此礼遇一个小孩,实在让人费解。然而蔡邕却能够居才不傲,慧眼识才,对毫无名气的王粲礼遇有加。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蔡邕对13岁小孩王粲礼遇有加

王粲是“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一个人。他早熟早慧,少年时代便博览群书,才思出众,文笔极好,过目不忘。因此,小小年纪便声名远扬。

王粲13岁时来到长安,在长安,有一个文官蔡邕,人称蔡中郎,博学多才,文笔细腻,生性儒雅,慷慨好施,礼贤下士,是一个人心归向的大名士。尽管时局动荡不安,但蔡邕的府邸依然门庭若市,从早到晚上门求见和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以致门前的道路,常常被来访客人的车马所堵塞。

这天,王粲也去求见蔡邕。当时蔡邕的府上宾客盈门,高朋满座,蔡邕正与来宾们席地而坐,谈笑风生。这时,只见一个家人凑上去对蔡邕轻轻说了几句话。蔡邕对家人连声说:“快请,快请!”说着站起身来,慌忙之中也来不及穿好鞋,便倒拖着鞋出门去了。满座的宾客从未见过蔡邕如此紧张的神情,心里纷纷猜测起来:“来人是谁呢?此人的来头可不小啊!”

当蔡邕把王粲带进来与大家见面时,宾客们无不流露出惊讶的目光,有几个人还下意识地用手背揉了揉眼睛,简直不敢相信,原来是一个13岁的小毛孩,文弱矮小,皮肤黝黑,相貌不扬,体格不壮,非常不起眼,而此时的蔡邕已年近60,又是文坛泰斗,却如此礼遇一个小孩,实在让人费解。

蔡邕意识到了大家的疑惑,于是,拉起王粲的手对大家说:“这位客人可是个举世无双的神童哩!他叫王粲,虽然只有13岁,诗赋文章却无一不精。他才情出众,悟性极高,我有很多方面都不如他呀!不用说,将来他一定会超过我十几倍啊!”自古文人相轻,蔡邕如此谦逊,难能可贵,经蔡邕一番介绍,众人无语,既然文坛泰斗都这么说了,他们也只有拭目以待了。

当时蔡邕的私人藏书原有一万多卷,虽在兵荒马乱中损失了不少,但的确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www.daowen.com)

蔡邕对王粲很是赏识,有意将所藏图书赠予王粲,感慨地说:“我将把一生珍视、收藏的图书典籍,全部赠送给你。这些藏书给你,比放在我这里,更能发挥作用!希望你再接再厉,不要辜负我的一番心意啊!”

王粲16岁时,被朝廷授职黄门侍郎,但他见政局混乱,朝廷徒有其名,便南下荆州,去依附地方实力派刘表。刘表的门客众多,其中不乏才智之士,但年纪尚轻的王粲,居然很快便脱颖而出,被荆州文人公推为文坛盟主。这之中也有蔡邕慧眼识才的功劳。

【悟在当下】重视他人的荐举

王粲是建安文坛上的一颗明星,当他的才华还没有被世人认可的时候,蔡邕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了。然而蔡邕却能够居才不傲,慧眼识才,对毫无名气的王粲礼遇有加。

在今天,有的领导者依然缺乏人才观念。他们可以向上级罗列资金、项目、投入等一大串申请,就是想不起最重要的是人才。还有的领导者既缺爱才之心,又无辨才之道,在选才上画小圈子;别人举荐贤才,他听不进,不相信,不放心,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总感到缺乏可用之才。殊不知天下人才众多,就看你是否有求才之心,是否重视别人的举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