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故事:郑子皮推荐子产,改革朝政

中国古代故事:郑子皮推荐子产,改革朝政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元前543年,郑子皮决定把自己上卿的职位让给子产。在郑子皮的辅助下,子产当上了郑国的上卿,他大刀阔斧地辅助郑简公整顿朝政。郑子皮听说这事后,立即率领军队,把封卷赶出郑国,挽留住了子产。郑子皮还召集王公显贵,为子产说话,并发誓说:“谁要是蓄意反对子产,我就率领兵众讨伐,定杀不赦!”王公贵族们害怕子皮的势力,从此对子产都不敢轻易造次。后来,子皮把政事全部都交给了子产。

中国古代故事:郑子皮推荐子产,改革朝政

公元前565年,年仅五岁的郑简公即位。郑简公长大成人后,对相国子孔的专权很是恼火,于是就找个理由把他给杀了,委任品德高尚的上卿郑子皮执掌国家大政。郑子皮是郑国的老臣,他感到自己年老体弱,恐怕不能担当掌管国政的大任,无力支撑子孔留下的这个烂摊子,更谈不上使郑国重振雄风了。于是,他暗暗察访贤才,希望能够找到接替他职位的人,后来,他发现了年轻的子产,可以说完全符合德才兼备的标准。

公元前543年,郑子皮决定把自己上卿的职位让给子产。子产诚恳地说:“郑国是个小国,是靠侍奉大国才存留到今天,虽然日子不好过,要时常看大国的眼色行事,但是还可以想办法;而国内王公显贵的骄横,连大王对他们都没有办法,郑国的执政者多死于非命,我这么年轻,怎么能应对这么复杂的局面呢?”于是,坚决不肯接受上卿的职位。

郑子皮说:“你说的这些我都想过了,我年纪大了,做不了什么事情了,但是,我可以让位不离政,有我带头听从你的命令,谁还敢冒犯你呢?”在郑子皮的辅助下,子产当上了郑国的上卿,他大刀阔斧地辅助郑简公整顿朝政。

当时郑国所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就是“国小而逼,族大宠多”,也就是对外大国强逼,对内公族势力强大,对国王的权力形成威胁。因此,在子产执政后,他对外抗衡晋、楚,对内采取了“大人之忠检者从而与之;泰奢者因而毖之”的政策,安抚公族,打击豪强。执政初期,子产毅然决然地推行“作封洫”的改革措施。所谓“作封洫”就是改革田亩制度,承认土地私有,按田亩征收赋税,取消土地定期分配的井田制。在当时,这样的改革方案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郑国的执政子嗣同子国(子产的父亲)、子孔、子耳一起制定了“作封洫”的整顿田界的政策,这直接动摇了旧的土地制度——井田制,触怒了贵族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以及尉氏。公元前563年,这些贵族曾攻杀了子嗣、子国、子耳,劫持了郑简公。可见当时强宗贵族的骄横和嚣张到了何种程度。子产的国氏公族虽然位列“七穆”,但是国氏的势力却并不是很强大。

幸而子产有子皮这样的政治盟友从旁协助(子皮的驷氏家族是当时势力最大的公族),所以才能在荆棘丛生的险恶政治斗争中免于杀身之祸。“作封洫”的法令颁布之后,反对之声不绝于耳。公族封卷(子张,丰氏,“七穆”之一)对此意见最大,他借祭祀祖先之名,迫使子产准许他出去猎取新鲜的野味作祭品,旨在挑衅。针对封卷“请田”的无理要求,子产严词拒绝。封卷暴跳如雷,公开煽动贵族反对子产。他回到家中,集合了家兵,又纠集了一部分贵族的力量,扬言要杀死子产。子产面临杀身之祸,准备逃往外国去避难。郑子皮听说这事后,立即率领军队,把封卷赶出郑国,挽留住了子产。郑子皮还召集王公显贵,为子产说话,并发誓说:“谁要是蓄意反对子产,我就率领兵众讨伐,定杀不赦!”王公贵族们害怕子皮的势力,从此对子产都不敢轻易造次。后来,子皮把政事全部都交给了子产。(www.daowen.com)

在子产执掌郑国国政3年的时间里,国事处理得井井有条,生产发展,百姓安居乐业,郑国也很快兴盛起来。

【悟在当下】有贵人相助者易成功

要成就一番大事业,找到自己的贵人相当重要。使各类人才都脱颖而出。身居高位的人必须有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任何一个取得成功的人,都不是孤身奋斗的结果,在他的成功之路上,一定有各种各样的人才帮助他。

不知道把握贵人的人,很容易失去机遇。因为“贵人”很多时候就是机遇,不可轻易丢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