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有效化解学生间矛盾,中学激励教育艺术研究

有效化解学生间矛盾,中学激励教育艺术研究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是老师们的必修课之一。两名学生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双方家长也对二人进行了进一步的批评教育。学生之间出现摩擦、矛盾是极为正常的现象,但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来帮助引导他们消除彼此间的误解,从而化解矛盾。而单纯的批评教育只会让学生之间的矛盾埋藏得更深,甚至会导致他们采取其他一些错误的方式来解决矛盾。

有效化解学生间矛盾,中学激励教育艺术研究

如何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是老师们的必修课之一。学生D性格内向温和,学生E性格则比较冲动易怒。在“学农”期间,两人由于一点琐事发生了矛盾,我在第一时间得知消息之后,出于安全的考虑,把这两个学生叫到面前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并分别将两人的家长请到学校进行沟通。两名学生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双方家长也对二人进行了进一步的批评教育。原以为事情会就此解决,但之后的一段时间,学生D变得更加内向沉默,而学生E的脾气则变得更加冲动,虽然两人没有再发生明显的矛盾,但这两名学生的变化却不禁引起了我的担心。我也对自己当时对两人的教育方式进行了反思,然后多次找两名学生谈心,引导他们主动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也通过家访来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再结合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从而分析如何更有效地帮助两名学生。除此之外,在平时的班级活动中,我有意地安排他们两人一组,促进他们的交往。慢慢地,学生D逐渐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学生E冲动的性格也明显有了改进,两人也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学生之间出现摩擦、矛盾是极为正常的现象,但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来帮助引导他们消除彼此间的误解,从而化解矛盾。而单纯的批评教育只会让学生之间的矛盾埋藏得更深,甚至会导致他们采取其他一些错误的方式来解决矛盾。

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我们也是从孩提时代蹒跚走来的,孩子在其发育成长过程中,理智和情感在矛盾的冲突中不断地寻求着动态的平衡,而且,孩提时代掀不起一点波澜的孩子很多都是平庸的,钟爱并保护孩子的独特个性是教师的职责,更是教师的大智慧。孩子是教师的影子,潜移默化也好,耳濡目染也好,教师的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处世风格,善良产生善良,暴力产生的只能是暴力,爱心塑造的永远是爱心。世界上每一朵鲜花都美丽,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孩子都可爱,他们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最精彩的厚礼,孩子是未来更是希望,当我们以真诚的爱意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呵护他们、开导他们、激励他们、唤醒他们的时候,孩子们真的就变成世界上那朵朵美丽的鲜花。每天徜徉在花的海洋里,心里自然比蜜还要甜,你还能说教师的职业没有魅力吗?当学生给我搬来椅子请劳累的我坐下来休息一下的时候,我从不忘记真诚地道谢。开始时学生很诧异,一脸的迷茫又掩饰不住满心的激动。后来他们竟抢着给老师送上椅子。孩子在老师的谢意中感受着被人尊重的甜蜜,老师在学生的爱戴中体验着职业的幸福。尊重与爱戴让师生的生命丰满而充盈。当孩子们在同伴之间交往时也学会了真诚地道谢时,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自然而然地融进了和谐发展的汩汩清泉,我对教师的魅力又有一个全新的体验:一个孩子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无数个孩子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宇宙,教师的魅力在于能影响这个世界而撬动这个宇宙。也许弯下腰拾起脚下的垃圾送至日垃圾箱里对我们教师来说微不足道,有的教师可能还会说这应该是学生做的事,甚至办公室的垃圾应该由学生来倒,办公室的地面应该由学生来扫,办公室的水应该由学生来提。学生应该锻炼的事情确实很多,但“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话我一刻也不敢忘记:没有会弯下腰的老师,我们能期望有弯下腰的学生?当我弯下腰的时候,这个动作就具有了教育学上的美丽意蕴,因为从此校园便有了弯下腰的学生,也因此学校就有了不再需要弯腰的净美世界,教师的魅力也就在弯腰的瞬间定格为永恒的美丽。(www.daowen.com)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集体生活的经历,娇生惯养,我行我素惯了。个别家长又怕孩子在学校受苦、受委屈,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有问题便指责老师甚至大闹学校,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老师面对屡教不改的犯错学生无能为力。一个学生的小打小闹违纪即使有一百次,教师也不敢过分管学生,只能是说服教育,还要和风细雨,稍有过激便是侵犯学生人权。如此只能让一些犯错学生越来越放纵,也影响了班上其他孩子。不给孩子立点具体的规矩,课堂教学有时的确没办法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