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孔子与儒家思想:中华文明的核心

孔子与儒家思想:中华文明的核心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和象征。孔子的学派称为“儒家”。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孔子创立的儒学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也有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孔子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另一方面,儒家学说的内容不断增添了新的内容。

孔子与儒家思想:中华文明的核心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和象征。孔子身上承载了上古三代的历史文化,凝结着孔子以前中国先人的智慧创造,更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影响后世既深且远。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鲁国人。在当时的各诸侯国中,鲁国是保存周朝礼仪文化最完整的国家,有所谓“周礼尽在鲁”之说。“孔子居文献之邦,故得大成其学。”[1]

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少年时代“贫且贱”,青年时代曾做过管理仓库和看管牛羊的小吏。因为孔子努力求学,又懂得周礼,所以鲁昭公曾派他到周王室史官老子那里去学礼。鲁定公在位时,孔子先后任中都宰、司空、大司寇,后因与鲁国执政者季氏不和而弃官,离开鲁国,率弟子周游列国。这一年他已56岁。孔子周游列国14年,先后到了卫、陈、曹、宋、郑、蔡等国,但都没有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晚年回到鲁国,致力于古文献整理工作,相传他整理《诗经》《尚书》等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孔子开私人讲学之风,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孔子的学派称为“儒家”。在孔子之前,“儒”的名称早已有之。关于“儒”的含义,东汉郑玄注释《周礼》“儒以道德民”时指出:“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可见,儒是用“六艺”来教育贵族子弟的王官。春秋时代,“官学”变而为私学,人们把从事教育的先生也称为儒。冯友兰曾经指出,“儒家”与“儒”并不是一个意思。“儒”指的是以教书相礼等为职业的一种人,“儒家”指先秦诸子中的一个学派。孔子不是“儒”的创始者,而是“儒家” 的创始者。

周公“制礼作乐”,制定了周朝的基本制度。“礼”是周朝政治社会制度的核心。进入春秋以后,礼崩乐坏,周朝的统治基础遭到极大破坏。孔子对此痛心疾首。他认为当时“礼乐征伐”由诸侯控制,就是“天下无道”的社会。孔子对诸侯大夫、家臣僭越礼制的活动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孔子认为,如果人人遵守贵贱、尊卑、长幼、亲疏等社会秩序,家国便可长治久安了。反之,社会秩序违反了礼仪,不合规矩,家国就可能动荡不安。孔子还提出了“正名”的主张。所谓“正名”,就是用周礼的等级名分,把被破坏了的“名”“实”关系匡正过来,即建立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就能“名正言顺”,天下太平了。

孔子行教像拓本,山东曲阜孔庙石刻。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关于“仁”的学说。儒家主张的“仁”是什么?按照当代哲学家张岱年的解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仁”的中心意思。它包含四个方面的涵义:(1)“仁” 是一方自强不息,一方助人有成,是人己兼顾的;(2)“仁”可以说包含对别人的尊重;(3)“仁”是由己及人,仍以自己为起点;(4)“仁”固然包含情感上的爱,及物质上的扶助,而更注意道德上的励导,“仁”不仅注意别人生活的维持,而且更注意别人道德的提高。仁者对于别人的爱助,目的在于使其成为有德行有成就的人。[2](www.daowen.com)

有弟子问孔子:“仁是什么?”孔子回答“仁”就是要爱人。作为君子时刻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要有一颗爱人之心。君子以仁爱之心爱人,长久地受到被爱对象的爱戴。君子因为学习了仁义之道,所以能够爱人;君子的爱没有差等,不论所爱对象的贫富贵贱,内心中已没有自我和他人的区别。爱与被爱是相互的,是互动的,君子通过仁爱赢得众人的爱戴。

孔子把“仁”看作是人的本性的最高表现,是人的美德的最高概括。他以把自己培养成为仁人君子看作是人生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事,并认为只有这种修身行仁的人,才能体味人生的乐趣。孔子提倡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并把“天下为公” 的“大同”世界看作是彻底实现了“仁”的美好社会。孔子把政治、经济等社会关系归结为君臣、父子等的伦常关系,以人伦作为人的本质,把人的伦理道德视作解决社会一切问题的关键。因而他提出了以“仁”为首的一系列的道德规范,认为“仁”不仅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道德准则,而且是个人修身立命的根本。他还提出了“为仁由己”“笃实躬行”的道德修养方法,论述了“爱人”的道德原则和“忠恕”之道的道德素养,论述了孝、悌、智、勇、恭、惠、信、敏等德目,创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伦理学说。

孔子重视知识学问,强调学习、思考和实践。虽然孔子称赞过“生而知之者上也”,但却从未肯定任何人是“生而知之者”,反之,他更关注“学而知之”,把学习看做是获得知识的途径。他说自己的知识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勤奋好学得来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除了重视学习书本知识外,还重视闻、见、行在认识中的作用。他重视理性思考的作用,提倡学思并重,学与思必须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同时强调学的目的在于应用。例如他让学生“诵诗三百”的目的,是能够将来“使于四方”,用学到的知识来应对政事,否则,“虽多,亦奚以为”。

孔子梦寐以求达到“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三不朽”的境界,提倡学以致用,由此开创了儒学的经世传统。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论语》包含的思想内容极为丰富。除了集中表现孔子的仁学理想之外,还对人的品德修养、生活志趣、人际交往,乃至饮食文化作了精辟论述,其中不少成为后世的格言。不研究《论语》,就不能真正把握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也不能深刻理解古代中国人的内在的心境。

孔子创立的儒学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也有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汉代有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之争,实际上是对如何解释儒学的讨论。到了宋代,又有理学。在元明时期,理学又有新的发展和新的表述。一代一代的儒家学者都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而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孔子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另一方面,儒家学说的内容不断增添了新的内容。这种变化,既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也反映了人们认识水平和思辨能力的提高。正是因为不断地讨论、争辩,突破旧的思维模式,实现思想观念上的创新,才使得儒家思想生生不息,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儒家思想才得以延续发展,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