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汽车制造工艺学第2版:装配精度的意义与内容

汽车制造工艺学第2版:装配精度的意义与内容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运动方向上的精度指零部件间相对运动的直线度、平行度和垂直度等,如发动机活塞与曲轴连杆轴颈的运动垂直度等。装配接触精度影响到接触刚度和配合质量,例如曲轴轴瓦与轴颈的接触面、锥体配合面和齿轮啮合等。装配精度由相关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合理装配方法共同保证。

汽车制造工艺学第2版:装配精度的意义与内容

汽车总装配来讲,其重点是一个装配精度的问题。装配精度是指产品装配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功能与理想几何参数、功能要求的符合程度。

1.装配精度的意义

正确规定机器和部件的装配精度是产品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仅关系到产品质量,也影响到产品制造的经济性。装配精度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和选择合理装配方法及确定零件尺寸公差与技术条件的主要依据。

2.装配精度的内容

汽车装配精度同其他机器一样,其内容包括零部件间的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和相互配合精度。

1)相互位置精度

相互位置精度指产品中相关零部件间的位置尺寸精度和几何位置精度。位置尺寸精度指相关零部件间的距离尺寸精度,如汽车发动机缸体各气缸中心距的尺寸精度等。零部件间的几何位置精度指相关零件之间的同轴、平行、垂直及各种跳动等的精度要求,如汽车发动机缸体各气缸轴线与曲轴主轴承座孔轴线的垂直度等。

2)相对运动精度

相对运动精度指具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间在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上的允许偏差。它包括运动方向上的精度和运动速度上的精度。

运动方向上的精度指零部件间相对运动的直线度、平行度和垂直度等,如发动机活塞与曲轴连杆轴颈的运动垂直度等。

运动速度上的精度指内传动链的传动精度,即内传动链首末两端件的实际运动速度关系与理论值的符合程度。

3)相互配合精度(www.daowen.com)

相互配合精度指零部件间的相互配合精度,包括配合表面的配合精度和接触精度。其中,零部件间的配合精度是指配合面间达到规定间隙或过盈要求的程度。它关系到配合性质和配合质量。相互配合精度由国家标准《公差和配合》确定,例如轴和孔的配合间隙或配合过盈的变化范围等。

零部件间的接触精度指两相互接触、相互配合的表面接触点数和接触点分布情况与规定值的符合程度。

装配接触精度影响到接触刚度和配合质量,例如曲轴轴瓦与轴颈的接触面、锥体配合面和齿轮啮合等。

3.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的关系

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的关系包含4方面内容:

(1)零件精度是保证装配精度的基础,但装配精度不仅取决于零件的加工精度,还取决于装配方法实际达到的精度。

(2)装配方法不同,对各零件的精度要求也不同。实际上,即使零件加工精度很高,由于采用的装配方法不当,也无法保证装配后的产品满足高品质的要求。

(3)装配精度由相关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合理装配方法共同保证。

(4)装配精度如完全靠装配尺寸链中各组成零件自身加工精度直接保证,那么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就会很高,甚至导致零件加工困难或无法加工。

因此,在生产中将以经济精度加工的相关零部件,通过采取一系列的装配工艺措施(如选择、修配和调整等),形成不同的装配方法来保证装配精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