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名中医,医术高明,慈善救治,与叶宾、蔡咸甫、杨亚斋并称

名中医,医术高明,慈善救治,与叶宾、蔡咸甫、杨亚斋并称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施淑英 蔡道生蔡潮初,讳襟三,号略庵。后弃仕从医成名,与叶宾、蔡咸甫、杨亚斋齐名。潮初用重礼酬送。经此事,潮初更深探医术,后成漳城名中医。因方内多贵重药物,作木匠的父母无钱续医,潮初不收诊费,尽力救治。蔡潮初与叶宾、蔡咸甫,杨亚斋成为漳州四大名医后,每天就诊病号众多,他不计较报酬,但要就诊的病家持他的处方到“人瑞堂”买药。因此,潮初和“人瑞堂”有约,病家前去抓药均得良好疗效。

名中医,医术高明,慈善救治,与叶宾、蔡咸甫、杨亚斋并称

施淑英 蔡道生

蔡潮初(1877—1937),讳襟三,号略庵。清光绪乙酉拔元,当过塾师,任过龙溪县商会会长,创办漳州岱东小学并任校长。后弃仕从医成名,与叶宾、蔡咸甫、杨亚斋齐名。

潮初始与蔡咸甫学医,适大儿子蔡竹禅(解放后曾任龙溪专区副专员)患大病,自开处方用药,病情不见减轻,速请当时名噪一时的中医叶宾来诊。叶宾,清朝司爷,行医夜诊必坐轿,轿前挂两盏灯笼,颇有气派。叶宾每次诊金定银元四元(一般医生只两角),诊费虽贵,却方到病除,故求治者多。叶宾接受潮初邀诊,进门先看已服药方,再观察一下病人,动身要走,对潮初说:“你开的药方没错。”潮初用重礼酬送。叶宾坐轿一回家,却派人送来一妙方,竹禅服药遂转危为安。潮初再请叶宾复诊。叶宾诊后吩咐:“不必找我了,你自开处方即可。”经此事,潮初更深探医术,后成漳城名中医。

某年一天,潮初到南门杉巷访归侨友人陈振川,见其家将奄奄一息的重病女孩搬到一间破房,潮初征求振川让他看一看,随即派了一纸处方。隔天,病孩解脱不省人事状态。而后,连续开方派药,直到恢复健康。

一回,嫁妆店木匠的儿子(十多岁)酷暑晕倒在地,经西医注射两针,遂哑口不言,昏迷五六天。命危之际,延潮初诊治,诊其脉沉数,望其舌赤,问其溺短,断症属暑热伤脑,瘀血凝塞,遂以“清荣汤”加减服之。因方内多贵重药物,作木匠的父母无钱续医,潮初不收诊费,尽力救治。适孝廉陈锡朋之母拿出金钗相助,潮初续派数剂而病孩得救,后派服北京同仁堂安宫牛癀丸则痊愈。(www.daowen.com)

蔡潮初与叶宾、蔡咸甫,杨亚斋成为漳州四大名医后,每天就诊病号众多,他不计较报酬,但要就诊的病家持他的处方到“人瑞堂”买药。因他早与“人瑞堂”疏通“药付真货”。俗话说“医生高手也要靠真药好药”。因此,潮初和“人瑞堂”有约,病家前去抓药均得良好疗效。有时他看到病家手拿开好的药方,为无钱买药而愁眉苦脸时,不是解囊掏钱给患者买药,就是介绍病家到“人瑞堂”先抓药,说记他的欠账,再由他付款。他的济贫义诊、付资赠药事,时人传颂。

潮初从医,学人之长,求索验方。他说过一件往事:“余见一妇人,患胃痛几至于死。忽遇一牧马者,从其身上取出药末和酒灌之,遂愈。余请问其何药神效乃尔?牧马者曰,以马之睾丸煅末收贮,服之神效。余思:马性善走,走之性,发于肝,肝主筋,睾丸乃诸筋全聚之所。马阉动时,全身气血尽皆贯注于睾丸。胃病者,其气血凝滞相搏,若气血推动则凝滞行,胃病焉有不愈乎。余常以此告贫寒病家,愈者十有四五。”

《漳州文史资料》总第23辑,1993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