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鲁庄公元年,春季,周王正月-庄公为何不记他即位?

鲁庄公元年,春季,周王正月-庄公为何不记他即位?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文元年1,春,王正月。译文鲁庄公元年,春季,周王的正月。对庄公为什么不记他即位?《春秋》写“正月”,以说明新君庄公已即位;思念母亲,作为首次举行周年之祭的先导。因她参与谋杀桓公。注释1 元年:鲁庄公元年,公元前693年。2 公:鲁庄公,名同,桓公子,母亲文姜。周庄王嫁女于齐,使鲁主婚。是替齐襄公隐讳。注释1 陈侯林:陈庄公,名林。2 加我服:加赐我鲁桓公表示恩宠等级的衣物。

鲁庄公元年,春季,周王正月-庄公为何不记他即位?

原文

【经】元年1,春,王正月。

【传】公2何以不言即位?《春秋》君弑,子不言即位。君弑则子何以不言即位?隐3之也。孰隐?隐子也。

【经】三月,夫人孙于齐。

【传】孙者何?孙犹孙4也。内讳奔,谓之孙。夫人固在齐矣,其言孙于齐何?念母也5。正月以存君,念母以首事。夫人何以不称姜氏?贬。曷为贬?与6弑公也。其与弑公奈何?夫人谮7公于齐侯:“公曰:‘同非吾子,齐侯之子也。’”齐侯怒,与之饮酒,于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于其乘焉,搚干8而杀之。念母者所善也,则曷为于其念母焉贬?不与9念母也。

译文

【经】鲁庄公元年,春季,周王的正月。

【传】对庄公为什么不记他即位?《春秋》(的义例是)国君被杀,儿子继位不记即位。国君被杀,儿子即位何以不记?是为他悲伤。为谁悲伤?为继位的儿子悲伤。

【经】三月,夫人在齐国逊避。

【传】逊避是什么意思?逊避等于说逃遁。为我国隐讳“奔逃”,叫作逊避。夫人本在齐国,《春秋》为什么说她逊避?这是思念母亲的话。《春秋》写“正月”,以说明新君庄公已即位;思念母亲,作为首次举行(对桓公的)周年之祭的先导。夫人为什么不称“姜氏”?是表示贬。为什么贬?因她参与谋杀桓公。她怎样参与谋杀桓公的?夫人在齐侯面前讲桓公的坏话,说:“公说:‘同不是我的儿子,是齐侯的私生子。’”齐侯发怒,请桓公喝酒,在桓公回去时,派公子彭生送他,在他乘车时,(公子彭生)折断(他的)躯干,杀死了他。思念母亲是人们承认的好事,为什么在他思念母亲时贬(他的母亲)?是不赞许(他这样)思念母亲。

注释 1 元年:鲁庄公元年,公元前693年。2 公:鲁庄公,名同,桓公子,母亲文姜。3 隐:悲痛,哀伤。4 孙犹孙:“孙”的意思,犹如说是避让。夫人本在齐未回,以躲开鲁人的指责唾骂。5 这两句解释,为什么首先说“王正月”,为了尊重周王正统,为什么说的第一件事就是夫人所在,那是思念母亲。6 与:参与。7 谮(zèn):说坏话,中伤。8 搚(xié)干:折断躯干。9 不与:不认同,不赞许。《春秋》何以不赞许思念母亲,《传》的意思是不赞同不思报父仇而想念母亲。

【经】夏,单伯逆王姬1

【传】单伯者何?吾大夫之命乎天子者也。何以不称使?天子召而使之也。逆之者何?使我主之2也。曷为使我主之?天子嫁女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诸侯嫁女于大夫,必使大夫同姓者主之。

【经】秋,筑王姬之馆于外。

【传】何以书?讥。何讥尔?筑之,礼也;于外,非礼也。于外何以非礼?筑于外非礼3也。其筑之何以礼?主王姬者,必为之改筑。主王姬者,则曷为必为之改筑?于路寝4则不可,小寝5则嫌,群公子之舍6则以卑矣。其道必为之改筑者也。

【经】夏季,单伯迎接王姬。

【传】单伯是谁?是我国在天子那里受了爵赐的大夫。为什么不说(他)是(庄公)派遣的?是天子召他后才派遣他的。迎接王姬是怎么回事?是使我国为王姬主婚。为什么要我国为王姬主婚?天子嫁女到诸侯国,必派同姓诸侯为她主婚。诸侯嫁女给大夫,必派同姓大夫为她主婚。

【经】秋季,在城外建筑王姬的馆舍。(www.daowen.com)

【传】为什么记?为了讥讽。讥讽什么?给王姬建筑馆舍是合乎礼制的;但建在城外,是不合礼制的。建在城外为什么不合礼制?把馆舍建在城外,(防护不如城内安全,)不合礼制。给王姬建馆舍为什么合乎礼制?给王姬主婚,一定要给她改建馆舍。为什么给王姬主婚就一定要给她改建馆舍?因为让她住在路寝是不行的,住小寝难免有亵渎的嫌疑,住各女公子的房寝就鄙视(她)了,按理一定要给她改建馆舍。

注释 1 王姬:周庄王之女,下嫁齐襄公。2 使我主之:天子嫁女于诸侯,使同姓诸侯为之主。周庄王嫁女于齐,使鲁主婚。先迎王姬来鲁,然后由鲁嫁齐。3 筑于外非礼:意思是城外在安全方面,在生活供应方面,都不如城内。4 路寝:鲁公朝堂,听政议政之所。5 小寝:鲁公起居卧室。6 群公子之舍:鲁公诸女公子的房寝。

【经】冬,十月,乙亥,陈侯林1卒。

【经】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

【传】锡者何?赐也。命者何?加我服2也。其言桓公何?追命3也。

【经】王姬归于齐。

【传】何以书?我主之也。

【经】齐师迁纪郱、鄑、郚4

【传】迁之者何?取之也。取之,则曷为不言取之也?为襄公讳也。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大之也。何大尔?自是始灭也。

【经】冬季,十月,乙亥日,陈侯林去世。

【经】周王派荣叔前来锡桓公命。

【传】“锡”是什么意思?是赐的意思。“命”是什么意思?是加给我国君的(表示等级荣耀的)服装。这里称桓公是什么意思?表示是追赐服装。

【经】王姬出嫁到齐国。

【传】为什么记?因为是我国主婚。

【经】齐军迁徙纪国的郱、鄑、郚三邑(的民众)。

【传】迁徙它是什么意思?是夺取了它。是夺取了它为什么不说夺取了它?是替齐襄公隐讳。别国夺取城邑照例不记,这里为什么记?是认为这事太大。为什么把这事看得很大?灭纪是从这儿开始的。

注释 1 陈侯林:陈庄公,名林。2 加我服:加赐我鲁桓公表示恩宠等级的衣物。3 追命:死后追赐。4 郱(píng)、鄑(zī)、郚(wú):纪国所属邑。齐迁徙其地居民,据为己有。三地分别在今山东临朐、昌邑、安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