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公羊传:襄公七年春季,楚公子贞围陈,鲁郯子朝见

公羊传:襄公七年春季,楚公子贞围陈,鲁郯子朝见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文七年,春,郯子1来朝。楚公子贞帅师围陈。译文鲁襄公七年,春季,郯子前来朝见。楚国公子贞领兵包围陈国。十二月,襄公与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娄子在(郑国的)鄬地集会。郯国盈姓,相传为东夷首领少皞之后,在今山东郯城西南。伤而反,未至乎舍3而卒也。是为中原诸侯国隐讳。注释1 郑伯髡原:郑僖公,名髡原。4 陈侯逃归:陈侯赴鄬之会,共议救陈,而国内发生政变,故急逃归国。

公羊传:襄公七年春季,楚公子贞围陈,鲁郯子朝见

原文

【经】七年,春,郯子1来朝。

【经】夏,四月,三卜郊,不从,乃免牲。

【经】小邾娄子来朝。

【经】城费2

【经】秋,季孙宿如卫。

【经】八月

【经】冬,十月,卫侯使孙林父来聘。

【经】壬戌,及孙林父盟。

【经】楚公子贞帅师围陈。

【经】十有二月,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娄子于鄬3

译文

【经】鲁襄公七年,春季,郯子前来朝见。

【经】夏季,四月,三次占卜郊祭(吉日),不从心意,就释放准备郊祀用的牲。

【经】小邾娄子前来朝见。(www.daowen.com)

【经】(季氏)增筑费邑的城墙。【经】秋季,季孙宿到卫国。

【经】八月,发生蝗灾。

【经】冬季,十月,卫侯派孙林父来聘问。

【经】壬戌日,与孙林父盟誓。

【经】楚国公子贞领兵包围陈国。

【经】十二月,襄公与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娄子在(郑国的)鄬地集会。

注释 1 郯(tán)子:郯国国君。郯国盈姓,相传为东夷首领少皞之后,在今山东郯城西南。战国初,灭于越。2 费(bì):鲁国季氏封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北。3 鄬(wéi):郑地,或谓在今河南鲁山县境。

【经】郑伯髡原1如会,未见诸侯;丙戌,卒于操2

【传】操者何?郑之邑也。诸侯卒其封内不地,此何以地?隐之也。何隐尔?弑也。孰弑之?其大夫弑之。曷为不言其大夫弑之?为中国讳也。曷为为中国讳?郑伯将会诸侯于鄬,其大夫谏曰:“中国不足归也,则不若与楚。”郑伯曰:“不可。”其大夫曰:“以中国为义,则伐我丧;以中国为强,则不若楚。” 于是弑之。郑伯髡原何以名?伤而反,未至乎舍3而卒也。未见诸侯,其言如会何?致其意也。

【经】陈侯逃归4

【经】郑伯髡原到会,没有见到诸侯;丙戌日,在操邑去世。

【传】操是什么地方?是郑国的邑。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去世不记地名,这里为什么写出地名?是为他痛惜。痛惜什么?痛惜他被杀。谁杀了他?是他的大夫杀了他。为什么不说是他的大夫杀了他?是为中原诸侯国隐讳。为什么替中原诸侯国隐讳?郑伯将去鄬会见诸侯们,他的大夫劝阻说:“中原诸侯不值得我们归向,不如跟从楚国。”郑伯说:“不可!”他的大夫说:“认为中原诸侯国讲道义吧,(我们)在国丧中,(他们却)攻伐我们;认为中原诸侯国强大吧,又比不上楚国。”于是杀了他。对郑伯为什么要记出他的名“髡原”?(他)受伤后折返,没有走到他(昨天)的住地就死了。(他)还没有见到诸侯们,《春秋》这里说“到会”是为什么?是表达他(要参会归向中原诸侯)的心意。

【经】陈侯逃回国。

注释 1 郑伯髡原:郑僖公,名髡原。2 操:郑地,确址不详。3 舍:昨天所舍止处。4 陈侯逃归:陈侯赴鄬之会,共议救陈,而国内发生政变,故急逃归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