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管理机关及其职能-《史地论稿》摘要

管理机关及其职能-《史地论稿》摘要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于宗室之管理,则别置大宗正司。又据《通考·职官考》九,绍兴府有宗正司,盖初随其所寓而分管辖之。要之,宗室以属于皇族之故,有异于一般家族,故特设管理机关,以示爱护,然亦所以监视之也。至于宗正司属下之血统关系,据《朱子语类》卷一一一载,徽宗以宗室众多,京师不能容,故令秦王位下子孙出居西京,谓之西外。

管理机关及其职能-《史地论稿》摘要

自秦置宗正,代有因革。宋略沿唐制,以宗正寺掌奉宗庙、诸陵荐享之事,司皇族之籍。而于宗室之管理,则别置大宗正司。《长编》载景祐三年(1036)七月乙未,初置大宗正司,以宁江军节度使允让知大宗正事,彰化留后守节同知大宗正事,司训导,纠违失,凡宗族之政令,皆关掌奏。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十二:“知大宗正事,仁宗始置。用太祖、太宗之后,属近行尊者各一人,于是首命濮安懿王为之,自是率以近属官至王相者领焉。”至英宗治平元年(1064)以宗室数倍于前,而宗正司事滋多,六月丁未,复增置同知大宗正事一员,以宗惠领其职,事具《长编》。元丰改官制,五年(1082)诏大宗正司不隶六曹,其丞属中书省奏差。仍置知及同知官各一人,选宗室团练、观察使以上有德望者充;丞二人,以文臣京朝官以上充。掌纠合族属而训之以德行道艺,受其词讼,而纠正其愆违,有罪则先劾以闻,法例不能决者,同上殿取裁。凡宗室服属远近之数,及其赏罚规式,皆总之。熙宁始以异姓朝臣二员知丞事。中兴后,以位高属尊者为判大宗正事,其知及同知如旧制。又置知大宗正丞一员,以文臣充,掌纠合宗室而检防训饬之。凡南班宗室磨勘、迁转、袭封、请给,核其当否;嫁娶房奁,分析财产,酌厚薄多寡,而订其议。其不率教者,以法拘之,岁久知悔,则除其过名。以上俱见《宋史·职官志》。《通考·职官考九》所载略同,盖其源均出于国史志也。

大宗正司之外,有外宗正司,所以掌宗室之在外者。宗室原皆聚于京师,其后始许居于外。《宋会要辑稿·职官二十》:徽宗崇宁元年(1102),蔡京申请宗室既许分居两京辅郡,乞于两京置外宗正司,择宗室贤者管干,逐处一人,仍于本州通判职官内选二人,经理丞簿,凡外任宗室事,下干州县者外宗正受理。《通考·职官考九》:崇宁三年(1104),置南外宗正司于南京,西外宗正司于西京,各置敦宗院。中兴后,各仍旧制,设厚宗院,皆设知宗,仍以所在通判职官兼丞簿。其纠合检防训饬如大宗正司。西、南外两司阙知宗,间令大宗正司选择保明而后授之。又各置教授,以课其行艺。至于其废置经过,《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一,大宗正司两外宗废置条云:“建炎初,上将南幸,先徙诸宗室于江淮,于是大宗正司移江宁,南外移镇江,西外移扬州。[建炎元年(1127)八月戊午]明年春,又移西外于泰州高邮军(正月甲午)三年(1129)冬,又移于福州,而南外移泉州以避兵(十二月甲午),绍兴元年(1131)秋,嗣濮王仲湜请合西、南外宗正为一司,以省财用,有司以泉州乏财不许(九月壬子)。”又据《通考·职官考》九,绍兴府有宗正司,盖初随其所寓而分管辖之。乾道七年(1171),尝欲移绍兴府宗正司于蜀,不果,后归并行在。要之,宗室以属于皇族之故,有异于一般家族,故特设管理机关,以示爱护,然亦所以监视之也。(www.daowen.com)

至于宗正司属下之血统关系,据《朱子语类》卷一一一载,徽宗以宗室众多,京师不能容,故令秦王位下子孙出居西京,谓之西外。太祖位下子孙,出居南京,谓之南外。及靖康之乱,能渡江自全者,高宗亦遣州郡收拾。于是皆分置福、泉二州,依旧分太祖、秦王位下而居之也。居于京师者,皆太宗以下子孙,太宗子孙是时世次未远,皆有缌麻服,故皆处于京师,而太宗以下又自分两等,濮园者尤亲,所谓南班宗室是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