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隋唐时期玉器:数量不及汉代,聪明才智充分发挥!

隋唐时期玉器:数量不及汉代,聪明才智充分发挥!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隋唐时期,国家从统一走向强盛,玉雕工艺也随之又一次兴起。据载,隋唐时期,人们对玉器已经不再持神秘观念,大量的玉器变成王公贵戚、达官富豪们私家收藏的秘宝。隋唐时期的玉器主要有礼器、实用器和宗教器物。这时的玉雕中,实用器占很大比重。唐代玉器中,常见的还有“銙”,即官袍上礼仪腰带所用的玉饰,又称“玉带饰”“带板”。隋唐时代的玉器在数量、规模上是远不及汉代的,但玉匠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

隋唐时期玉器:数量不及汉代,聪明才智充分发挥!

隋唐时期,国家从统一走向强盛,玉雕工艺也随之又一次兴起。据载,隋唐时期,人们对玉器已经不再持神秘观念,大量的玉器变成王公贵戚、达官富豪们私家收藏的秘宝。这就促使当时的玉雕制品出现了以珍玩为主、礼仪为辅的新格局。

隋代玉器出土甚少。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是由国家收藏的西安李静训墓出土的一些隋代玉器,如“金扣白玉盏”,质地温润,金与玉互为衬托,很富丽,也很典雅。李静训墓出土的玉器应该说是揭示了中国玉器发展的新的走向,即向实用方面发展,并开始有意识地将金银器融入玉器的创作中。金玉组合的玉器从汉代就已经开始出现,但是隋唐时期金玉组合的情况又有不同。当时,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很发达,统治阶级又喜欢以金银饰物表示豪富,金银器大有取代玉器之势。在这种情况下,玉匠金银匠走到一块,两者相互吸收,兼蓄并用。特别是唐开元、天宝年间,社会风气日变,器物多用金银。那时的金银器造型之优美,加工技术之精细,令今人都震惊,而玉器数量少,受用面积也小。这种态势极大地刺激了玉雕工艺,促使玉雕在品种、艺术风格上去谋求新的发展。

隋唐时期的玉器主要有礼器、实用器(包括饰件)和宗教器物。礼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与汉代大同小异,只是纹饰不一样。以玉璧为例,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云龙纹玉璧”,扁圆型,璧正面内外缘各有一圈阴刻弦纹,两圈阴刻弦纹内,雕有四朵如意形云纹。相比而言,汉璧的两面纹饰就比较简单,均系谷纹网纹。玉璧纹饰的不同,当然也反映出人们对于天的认识的不同。这块“云龙纹玉璧”,正面饰纹用以表示天上——天上有神龙;背面为祥云,表示天之下——天下有人。天上天下合于一件器物,正是当时“天人合一”思想的反映。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玉璧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从自然崇拜、信天敬天,最后演变到天人合一思想的集中反映。

玉璧是用来祭天的,但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不仅祭天,还祭地。所谓“泰山封禅”,“封”即祭天,“禅”即祭地。封禅时,帝王们要把文治武功报告于天地。这个报告,在唐代就刻在玉片制成的简册上,称“玉策”。唐以后,封禅时就都用玉制简册。(www.daowen.com)

隋唐时期,玉匠全然抛弃六朝诡谲玄怪的风格,注重写实,并且力求在写实的基础上做出一些艺术描绘。这时的玉雕中,实用器占很大比重。实用器多以圆雕、镂雕为主,雕工精湛,造型也新颖别致。具体的可分为用具、佩饰与带饰。用具中,容器居多,而且多作艺术性构思。及至晚唐五代,玉雕容器还出现过两种不同的风格,一是类似金属陶瓷器皿,二是仿古样式。

隋唐还比较流行金属嵌玉、金玉组合饰物,最卓著的当属嵌玉“步摇”与玉梳。唐代玉器中,常见的还有“銙”,即官袍上礼仪腰带所用的玉饰,又称“玉带饰”“带板”。据《新唐书·车服志》记载,官袍上“銙”的多寡,是官位高低的标志。銙一般都比较厚,方形或长方形,或近似满月形,有的还镶以金边。銙面上大多浅雕人物、花鸟、动物纹饰,尤以伎乐人为多。雕琢方法也独特,其图案边缘为细而短的密集阴刻线,自边缘向内便缓缓凹下,似坡面,人物或动物在中部凸起,与边缘同高。銙自唐代开始,宋、元、明、清都延用,仅纹饰、大小、数量不一。隋唐玉雕顺应宗教的盛行,还创制一些很精美的宗教器物,最典型的当是玉菩萨、玉法轮和玉飞天。

隋唐时代的玉器在数量、规模上是远不及汉代的,但玉匠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这个时期,千里运河开凿并通航,地处长江、运河交汇点的扬州,玉雕工艺非常发达,许多来自西域珠宝玉器商人在那里开店设铺。这不仅促进了南北玉雕技艺的直接交流,也为中外玉匠交流技艺提供了方便。从整个中国玉器发展史来看,隋唐玉雕工艺由此展开了一个新的飞跃,也明显带有承前启后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