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店招文化:独特的民俗与旅游

上海店招文化:独特的民俗与旅游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名店赖其名招牌广而告之,以招徕顾客,也透视出现代大都市上海的独特的民俗文化。早期上海商店的招牌多为“某某记”,如“王记豆麦行”、“孙鑫记竹木行”之类,无甚文化特色。这种店招含义与生活习俗相结合,也是上海商业店招文化中的特色之一。如制作女式西眼的“朋街”老板,原是德籍犹太人立西纳,为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他用家乡的一条小街名“Bong Street”作店名,中文便音译为“朋街”。

上海店招文化:独特的民俗与旅游

上海,说起做女式西服,最考究、最出色的便是“朋街”,当年国家领导人出访欧亚诸国陪同出访的许多夫人们的礼服便是定制于“朋街”。而欲做中式女服,则首推“龙凤”。商店的招牌是很要紧的。名店赖其名招牌广而告之,以招徕顾客,也透视出现代大都市上海的独特的民俗文化

早期上海商店的招牌多为“某某记”,如“王记豆麦行”、“孙鑫记竹木行”之类,无甚文化特色。

19世纪中叶,上海开埠后,欧风东渐,商业发展,上海成为商业都市。商人及与之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文人,不仅注意商品品种与质量,也认识到招牌的作用与意义。上海商店的招牌渐渐显现出一种特有的海派特色,成为上海商业文化的一种。其特色之一便是中英文并用,并巧妙地运用“洋泾浜”英语,使中英文店招音义互译,具有成功的广告作用。如南京路上曾有家高级衣料服装店,中文招牌叫“姐妹花”,这一招牌本身,对年轻女士们极具魅力,吸引她们结伴络绎而至。更妙的是它的英文译名为“G·MAYFAIR”不仅读音与“姐妹花”非常近似,且意义又可理解为“五月市场”,五月正是上海人上街逛街,以春夏装打扮自己的上好季节;还有家眼镜公司,冠名为“老知识分子公司”(Old intelligenisia Company)英文缩写为“OIC”,把这缩写做成霓虹灯广告,正像一副眼镜。更令人叫绝的是,当人们读这3个缩写字母时,发音为“O、I、C(see)”,意义竟然是“喔,我看见了”,这不是对配戴眼镜的效果的最好宣传吗?南京路上还有家专卖皮箱的商店,中文招牌叫“戎镒昌”,旁边也配上块英文译音的招牌——“YOURCHANCE”,读音是按广东话的发音翻的,但它的英文意义却为“你的机会(your chance)”。为了抓住机会,碰碰运气,哪个出门的人,不愿在这家店里买一只皮箱呢?

上海店招的特色之二是有意违反店招要蕴含所卖商品意义在内的传统法则,有的竟别出心裁地取些七不搭八的名字,反而使顾客感觉奇怪,而对店招记忆深刻。如城隍庙豫园商场里有家卖宜兴紫砂陶器的百年老店,店招叫“铁画轩”,顾名思义,这似乎该是家书画篆刻店,但卖的却是陶器杂货。原来这店的创始人戴某人,早先是作竹篮等土产生意的,他擅长用烧红的铁丝在竹篮上烫烙字画,以利推销,并自称“铁画轩主人”。后来,他开店专卖陶器时,便将“铁画轩”3字作了店招。说来这还有些渊源关系,而上海人人都晓得的一家卖酱菜的老店,竟叫“紫阳观”这就更离奇了。因为紫阳观是浙江德清地方的一座道观,它与酱菜根本扯不上一点干系。只因那个酱菜店老板陈某人先前在紫阳观道院隔壁摆过豆腐干摊,等到他来上海开酱菜店时,也遵循上海店铺招牌要出奇的习俗,想起自己的往事,便索性以“紫阳观”3字作店招了。后来紫阳观的生意越做越好,于是上海滩上又冒出了“亦阳观”,“乾阳观”、“南阳观”、“海阳观”等不少以道观作店招的酱菜、乳腐店来。(www.daowen.com)

南京路南面九江路上有座大舞台,其对过有爿糖果店叫“文魁斋”,由于上海人的习俗,去看戏总要带点糖果瓜子进戏院去吃,故这爿开在大舞台对面的糖果店生意特好。后来在该店隔壁又开出了爿糖果店,店招也叫“文魁斋”。于是原先那家便在招牌下注明是正宗的。还说冒牌的是乌龟,边上便画了只乌龟。隔壁那家也如法炮制,画的乌龟还要大。于是原先那家有口难辩,又在招牌上写了“天晓得”3个字,隔壁那家也写上“天晓得”。这样真假难辨的官司越打越不清,但两家店的名声却越来越响。于是老板索性舍原店名不用,而以“天晓得”3字作店招,叫“天晓得糖果店”。老上海人个个知道大舞台对过的“天晓得”,而新来上海者,见有一店家的店名为“天晓得”,受好奇心的驱使,他一定要想法晓得究竟是家什么店,这店招虽离奇,但广告招徕效果极佳,亦为上海商业文化习俗的典范之一。

百余年前,鸦片战争后迁居上海的广东人,在虹口已退成了自己的居住社区,其中有个姓钟的广东人来上海后以自己做糕饼的手艺谋生。广东人有个习俗,即当有女儿出嫁时,要订做大量的龙凤礼饼敬送亲友(最多的有送上万只的),这种龙凤饼比现时的月饼要大,每只重达半市斤左右,饼中央印有龙凤图案,这个姓钟的广东人便开了爿做这种龙凤饼的店。但用什么名字来做店招呢?他想到当时人们都以生男孩为荣耀,女儿嫁到婆家去总巴望她能生个男孩,这样女儿及娘家才被夫家看得起。于是便起名“利男居”。人们为求吉利,认为“在利男居定制龙凤饼,女儿嫁到婆家后定养男孩”,因而顾客盈门。这种店招含义与生活习俗相结合,也是上海商业店招文化中的特色之一。

上海店招的海派特色之三便是洋文音译店多,这与上海商业都市形成之初,正处于外商入侵,群设租界有关。如制作女式西眼的“朋街”老板,原是德籍犹太人立西纳,为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他用家乡的一条小街名“Bong Street”作店名,中文便音译为“朋街”。其他如:亨达利钟表行、培罗蒙西服店等等均是如此。解放后,一些殖民色彩特别浓的店名都改掉了,但一般性的洋名名店如“朋街”则仍保留着。“文革”时,店名被改成一片“红海洋”,充满战斗气息,便不去提它了。改革开放后,国外产品和商业资本的引进,使沪上洋文招牌又多出了一批,诸如“蒙莉沙”、“野尻”、“爱丽斯”、“梦菲斯”等等皆是,使顾客一时不易区分。有些甚至连读音都读不准,如“野尻”的“尻”,查了字典后也不明白它的意思。如“尻”:乃屁股,“野尻”乃野屁股,岂不令人可笑。若是以离奇取胜取店名,又显得出格了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