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信的发明:神奇的通信技术与人类进步

信的发明:神奇的通信技术与人类进步

时间:2024-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信的发明实物信,可以看作是人类最早的有形信件了。结绳信就是用此来交流思想和看法的。当然,文字出现以后,还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信件,因为,那时还没有发明纸。与这种沉重的泥版信相反,古代埃及人则创造了一种用草当作纸书写的“纸草信”。无论是木头信、泥版信、纸草信,还是蜡版信、兽皮信、树皮信,它们的制作和使用都有许多缺点和不便。当最理想的书写工具——纸发明以后,这些不同形式的信就逐渐让位于纸信而退出历史舞

信的发明:神奇的通信技术与人类进步

信的发明

实物信,可以看作是人类最早的有形信件了。常言道:“口说无凭”,为了更好地取信于对方,同时也为了避免遗忘和差错,就逐步创造了一种“实物信”,即用各种各样的实物作为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

实物具有公认的性质,人们接触到实物,就会很自然地想到与这种实物相联系的意思。5000多年前,在古代俄罗斯南边的斯齐亚人,有一次就曾用实物给波斯王发过一封信,斯齐亚人派了一位使者用包袱提着这封信跑到波斯王那儿,波斯王打开一看,里面包着的竟然是一只小鸟、一只田鼠、二只青蛙和五支箭!波斯王开始还有些疑惑,但仔细琢磨了一下,便不禁勃然大怒。

原来这封实物信的意思是说:“你能像小鸟那样飞上天吗?能像田鼠那样钻到地下去吗?能像青蛙那样在池塘里跳跃吗?如果都不能,那就休想跟我们打仗。只要你们的脚一踏进我们的国土,我们就要用箭把你们射死!”你们看,这封表示奋力自卫的信,不是组织得很有意思吗?

但是人们用实物通信,一开始就感到有许多不便之处,小的物件还可以,大的物件或是某些抽象的就不好办了。

比如一个部落打死了一头大象,要邀请另一个部落的人来共享胜利品,可是大象这么大,怎么才能抬去呢?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人们逐步想出了另一个方法,就是不再用实物,而是用代替实物的图画来通信了。这样,一种新的“图画信”就随之而生了。人们在石片上或树皮上,刻上或画上各种各样的图画,用来进行通信联络,这样就方便多了。

传说古代印第安族的一个年轻姑娘奥基布娃,为了邀请她的情人到某一个地方约会,在赤杨树皮上画了一封信,画的左上角画着一只熊(原始社会里人们崇拜某一对象,就会常常以此作为自己的标志。这个姑娘崇拜熊,所以用熊来表示自己)。左下角画了一条泥鳅,这是她情人所喜爱的事物。中间夹着两条曲线,表示应走的道路,两个帐篷表示约会的地方,帐篷里画的一个人表示是她在此等候,旁边的“十”字,表示周围住着一些信教的人,帐篷后面画着大小三个湖泊,表示帐篷所在的位置。这是一封多么详细的图画信啊,它把要讲的内容都表达得很清楚了。

在人类正式创造文字以前,在一些民族通信史上出现过“贝壳信”或“结绳信”。

如古代秘鲁的印第安人就曾用五色的贝壳来当作文字。他们把贝壳磨制成一个个光滑的小片,再涂上不同的颜色,用以表示不同的意思,然后再用一根粗绳子把这些贝壳串成一副带子,名之曰“竼班”,就能表达十分复杂的内容,成为一封信。为了防止出差错,每个发信人必须亲自把“竼班”交给送信人,并当面把意思交待清楚,送信人牢牢记住,边走边背,直到把它送到目的地为止。

据说有一次,一个印第安部落收到了另一个部落送来的一封“竼班”信:在一条绳子上,串着黄、白、红、黑四只经过磨制的贝壳。

这是什么意思呢?信使指着一个个贝壳大声说道:“如果你们愿意向我们纳贡,就可以讲和,不然就开战,统统杀死你们!”

原来,他们是用黄颜色表示贡礼,用白颜色表示和平,用红颜色表示战争,用黑颜色表示死亡。在这封信中,一个带色的贝壳就相当于一个完整的句子了。(www.daowen.com)

所谓“结绳信”,就是在绳子上结上大小不一的各种疙瘩,并涂上不同的颜色,用来表示各种不同的事情,我国古书上很早就说过:“上古结绳而治”,又说:“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绳信就是用此来交流思想和看法的。

人类的最早文字信件是在有了文字后才出现的。据考古学家研究证实,我国的文字至少在6000年前就出现了。当然,文字出现以后,还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信件,因为,那时还没有发明纸。

那么,在“纸信”出现以前,人们的“文字信”又是用什么来书写的呢?古时候人们把信写在一种又轻又薄的丝绸——绢帛上,这种信叫“尺素书”。据说这种“尺素书”是把写好的信笺(素)夹在两块刻成鲤鱼状的木块之间,故又被称作“鱼书”。

但由于绢帛价格昂贵,只有有钱人家用得起,因此那时人们使用得最多的信件是写在价格比较便宜、又容易制作的木简上的。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竹子和木板作为书写的工具了。他们用刀子把竹子或木头刮削成一条条狭长而又平滑的小薄片,用毛笔蘸了墨在上面写字。这些用来书写的竹片叫竹简,木头做的叫木简,又叫片版牍,或称牍。用来写信的木简通常三寸宽,一尺长,所以人们就把信称为“尺牍”。尺牍一般由两块木简组成,写信的时候,先在底下这块木简上写上要说的话,写完了在上面再加盖一简,并写上收信人和发信人的姓名——这就相当于现在的信封了。然后用绳子从中间将两简捆扎结实,为了防止别人路上拆看,在打结的地方,还要加上一块青泥,再盖玺印,这盖有玺印的泥叫封泥。然后就可以派信使把信送出了。

信长用的竹简就多。据历史记载,西汉文学家东方朔,有一次写了一封给汉武帝的信,竟用了3000根竹简,他雇了两个身强力壮的武士,才勉强把这封信抬进宫去。

这种竹片和木头信在我国沿用了很长时间,直到纸张的生产和使用普及以后,才逐渐为纸信所替代。

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家信就是刻在木块上的:在我国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四号秦墓中,曾挖掘出“木牍”书信两件,保存完好。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发现并保存完好的最早两封家信实物。

通信是人类生活中不可少的事,在纸信出现以前,世界上其他一些地区的古老民族也曾使用过各种不同的信件。

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生活在亚洲西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就曾使用过一种楔形文字刻成的“泥版信”。因为两河流域缺少石块和木头,人们就用粘土制成一块块泥版,然后用芦苇管或骨棒削成三角形尖头在上边一笔笔刻画。由于刻出来的线条上粗下细,形同木头楔子,所以叫楔形文字。当泥版信晾干或用火烤干以后,就可派专人传送了。

与这种沉重的泥版信相反,古代埃及人则创造了一种用草当作纸书写的“纸草信”。这种纸草盛产于尼罗河沿岸,是一种水生植物,形状好像芦苇。人们在使用时,先把它的茎逐层撕开,剖成许多长条,然后排齐联结成片,压平晒干。古埃及人就用削尖的芦苇杆蘸着颜料在这种纸草上书写。这样的信件,传递起来,当然就轻便多了。

无论是木头信、泥版信、纸草信,还是蜡版信、兽皮信、树皮信,它们的制作和使用都有许多缺点和不便。当最理想的书写工具——纸发明以后,这些不同形式的信就逐渐让位于纸信而退出历史舞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