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通鉴胡注论纲(第三辑):望文生义问题解析

通鉴胡注论纲(第三辑):望文生义问题解析

更新时间:2025-09-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五)望文生义望文生义是许多旧注的通病,“胡注”中也有类似的问题,清代的顾广圻曾说:“梅涧虽熟乙部,间有望文生义、乃违本事。”[73]卷二十一“自大宛破后,西域震惧,汉使入西域者益得职。”[74]按:“胡注”谓“得职”为“不失其职”,此望文生义耳。

(五)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是许多旧注的通病,“胡注”中也有类似的问题,清代的顾广圻曾说:“梅涧虽熟乙部,间有望文生义、乃违本事。”[73]

(16)卷二十一“自大宛破后,西域震惧,汉使入西域者益得职。”注云:

师古曰:赏其勤劳,皆得拜职也。余谓颜说非也。此言汉使入西域,诸国不敢轻辱,为得其职耳。得职者,不失其职也。[74]

按:“胡注”谓“得职”为“不失其职”,此望文生义耳。王念孙云:“胡解职字亦未了。职非职事之职,职犹所也。言自大宛王以杀汉使见诛,西域诸国皆不敢轻忽汉使,故汉之使西域者,皆得其所也。哀十六年《左传》:‘克则为卿,不克则烹,固其所也。’《史记·伍子胥传》作‘固然其职’也。是职与所同义……故得所亦谓之得职。《赵广汉传》曰:‘广汉为京兆尹,廉明,威制豪强,小民得职’。师古彼注曰:‘得职,各得其常所也。’是其证。”[75]

(17)卷一八二“初,帝再征高丽,复问太史令庚质曰:“今段何如?”注云:

今段,言自今以后一段事也。[76]

按:“今段”非“自今以后一段”之谓也;陈景云曰:“‘今段’犹言‘今’,此六朝人常语,观晋以后史可见。”[77]陈说是也。《宋书·明恭王皇后传》:“后在家为伫弱妇人,不知今段遂能刚正如此。”[78]此句中之“今段”显非“自今以后一段”之意。又《南齐书·张欣泰传》:“永明八年,(张欣泰)出为镇军中兵参军、南平内史。巴东王子响杀僚佐,上遣中庶子胡谐之西讨,使欣泰为副。欣泰谓谐之曰:‘今太岁在西南,逆岁行军,兵家深忌,不可见战,战必见危。今段此行,胜既无名,负诚可耻。彼凶狡相聚,所以为其用者,或利赏逼威,无由自溃。若且顿军夏口,宣示祸福,可不战而禽也。’谐之不从,进屯江津,尹略等见杀。”[79]张欣泰所云“今段此行,胜既无名,负诚可耻”乃劝阻胡谐之之语,此时胡谐之师尚未动,故此处之“今段”亦非“自今以后一段”之谓,“今段”即“今”也,此处带假设意味。(https://www.daowen.com)

(18)卷一二九“又宠一昆仑奴”,注云:

昆仑奴者,言其状似昆仑国人也。昆仑国在林邑南。[80]

按《宋氏·外国传》:“其从者目深体黑,谓之昆仑奴。”[81]昆仑奴即外国之黑奴,唐人小说中习见。《太平广记》卷一七五《苏颋》中有咏昆仑奴诗云:“指头十颋墨,耳朵两张匙。”[82]卷三百四十《卢顼》中老人“令昆仑奴向前,令展手,便于手掌磨指,则如墨漆染指上。”[83]此皆状其体黑也。

(19)卷一九八“诏以‘戎、狄与天地俱生,上皇并列,流殃构祸,乃自运初。朕聊命偏师,遂擒颉利;始弘庙略,已灭延陁。铁勒百余万户,散处北溟,远遣使人,委身内属,请同编列,并为州郡;混元以降,殊未前闻,宜备礼告庙,仍颁示普天。’”注云:

言戎、狄之流殃构祸,乃自唐兴运之初也。太极元气,函三为一,混沌未分,谓之混元。[84]

陈景云曰:“‘运初’即蒙上‘与天地俱生’二语言之,下文云‘混元以降’即谓运初以来也,注误解。”按:陈说是也,“运初”犹言“天运初开”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