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霜霉病
2025年09月26日
花椰菜霜霉病

花椰菜霜霉病病叶(正面)
症状识别
叶片染病,下部叶片出现边缘不明显的受叶脉限制的黄色斑,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有时在叶面产生稍凹陷的紫褐色或灰黑色不规则病斑,生有黑褐色污点,潮湿时叶背面可见稀疏的白霉,叶背面病斑上,也有明显的黑褐色斑点,略突起,上有白色霉层,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花梗染病,病部易折倒,影响结实。
侵染途径
本病是由鞭毛菌亚门寄生霜霉芸薹属变种甘蓝类型真菌侵染引起。病菌初侵染源来自于越冬、越夏活体寄主上的菌丝体或卵孢子。在有水滴或水膜的条件下,孢子囊就可萌发进行再次侵染。
发病规律
孢子囊萌发的温度为8℃~12℃,侵入适温为16℃,菌丝生长的适温为20℃~24℃,棚内空气湿度的高低,结露时间的长短,是病害发生轻重的关键。一般连阴雨天、通风不良、连作等易发病。
防治方法
同大白菜霜霉病。

花椰菜霜霉病病叶(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