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粉蝶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前后翅均为粉白色,体黑色。雌蝶前翅前缘和基部大部分灰黑色,顶角有三角形黑斑,在翅的中外方有两个黑色圆斑。后翅基部灰黑色,在翅的前缘近外方有一黑斑。雄虫翅色洁白,基部黑色部分较小,前翅上只有一个明显的黑斑,近后缘的圆斑不明显。顶角三角形的黑色淡而小。卵长瓶状,高约1毫米,初产时为淡黄色,后变为橙黄色。表面有许多纵横的隆起纹,形成长方形小格。卵单产,直立在叶片上。幼虫名菜青虫,老熟幼虫体长28~35毫米,体青绿色,密布黑色瘤状突起,上有细毛,背线淡黄色,腹面浅绿白色。共有5龄。蛹体似纺锤形,体长18~21毫米,体色随化蛹时附着物而异,有灰黄、灰绿、灰褐、青绿等色。尾部和腰间有白细丝连接寄主上。
生活习性
以蛹在菜地附近的墙壁、屋檐下或篱笆、树干、杂草、残株等处越冬。第二年3月份开始羽化、产卵。每一世代需20~40天,卵期4~8天,幼虫期11~22天,共5龄。1龄幼虫多在叶背啃食表皮,2龄以后分散到叶片两面为害,3龄以后食量增大。幼虫在老熟后多在叶背化蛹。成虫白天活动,吸食花蜜,交配产卵,每头雌虫可产卵120粒左右。
发生条件
菜粉蝶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76%左右,当气温低于6℃或高于32℃,相对湿度在60%以下时,就会大量死亡。春秋两季十字花科蔬菜栽培面积大,气候条件也适宜,因此,在4~6月和8~10月是菜青虫发生的两个高峰期,夏季则发生较少。
危害特点
菜粉蝶属于鳞翅目,粉蝶科。主要以幼虫危害甘蓝、油菜、白菜、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成虫只在开花植物上吸食蜜露和产卵。2龄以后的幼虫食量大,可将菜叶咬成孔洞或吃成缺刻,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仅存叶脉及叶柄。它排出的大量粪便,污染叶面和菜心,使蔬菜品质变坏,并引起腐烂。它造成的伤口还易使细菌侵入,引起软腐病。

防治方法
根据菜青虫发生期和蔬菜的生育期综合考虑施药期,以产卵盛期后5天左右打药,消灭幼虫在3龄以前,在甘蓝、大白菜包心期前若遇菜青虫危害,要及时打药。日常的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类。
1.生物防治
可采用细菌杀虫剂,如国产Bt、乳剂或青虫菌六号液剂500~800倍液喷雾。
2.生理防治
可采用昆虫生长调节剂,如国产20%灭幼脲一号或25%灭幼脲三号胶悬剂500~1000倍液喷雾。
3.化学防治
(1)2. 5%的功夫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
(2)20%的高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
(3)生物肥皂50~100倍液喷雾。
(4)10%的赛波凯乳油2000倍液喷雾。
(5)20%虫酰肼悬浮剂1000~2500倍液喷雾。

